有了这个话头,宁王微微一笑,便与这王恕寒暄起来,宁王问王恕道:“早在南昌府的时候,就曾见过王大人著的《三原草堂笔记》,王公对四书的见解可谓精辟,来日还要请教。”
王恕淡淡一笑,与他说了几句话,这午门已是开了,满朝文武百官依着规矩入了宫,按道理,外臣进宫只是拜寿,是不需要去内廷见凤驾的,只需到了正殿祝寿之后便可回去。
不过一些亲近的臣子和王公却是要留下,待会儿由太监引入后宫,向张皇后拜寿。
于是在正殿贺寿之后,许多大臣便纷纷出殿,留下的不过寥寥数十人,这数十人中,除了内阁三位学士,还有吏部尚书王恕、兵部尚书刘大夏等人,其余的就多是外戚了。
一般外戚与朝臣没多少纠葛,所有各自凑到一堆窃窃私语,刘健为的内阁学士则是被赐了座位,三人各自坐着,只是阖目养神。
刘大夏与礼部尚书周洪谟、工部尚书刘璋等人围在一起说了些政事。倒是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一个人既是疲倦又是忧心重重地站在一个角落没有说话。
牟斌是连夜回京的,北通州那边仍然是一头雾水,检查了邓通的尸,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因为急着回来拜寿,只好命了一个心腹暂代北通州千户所千户之职,自己则马不停蹄地赶回来。
这一次邓通的死对锦衣卫的打击极大,几十年来,锦衣卫也没有出现过千户被人残杀的事,是什么人有这样的胆子,居然敢动锦衣卫的人?除此之外,北通州是北镇府司的重中之重,邓通在北通州做了十年的千户,可谓对北通州耳熟能详,现在他死了,镇府司另外委派人去节制,只怕一时也难以树立威信,锦衣卫在北通州的影响只怕要连续降个几档次。
所以今日宫中虽是张灯结彩,可牟斌却是一点心思都没有,这思绪早已飘到了数十里外的通州,通州鱼龙混杂,既有镇守太监,又有兵备道,现在锦衣卫影响骤减,这权利的真空,已被这些人吞噬了个干净。
“实在不成,只能命佥事暂时镇守北通州了,否则这北通州再无镇府司立足之地。”牟斌此时掠过一个念头,北通州是天下漕运的枢纽,更是南北商贾交流必经之路,不到万不得已,牟斌绝不愿意放弃这里。
他正胡思乱想着,却听到宁王爽朗的笑容,牟斌抬起眼,看到宁王正与王恕交谈,他的眼眸霎时变得锐利起来,冷冷地看了王恕一眼,并没有做声。
正在这时,终于有太监来了,提着拂尘,扯着嗓子道:“请诸公入后宫觐见。”
这太监打头,其余的人便纷纷紧随其后,刘健与李东阳肩并肩走在最前,他的眼角也是瞥了王恕一眼,低声对李东阳道:“王恕太不像话了,迟早惹祸上身。”
李东阳却是阖着目,道:“王公此人,性子刚直如烈火,若是有人用奸计,只怕……”
刘健撇撇嘴,没有说什么。
进了后宫,一行人到了坤宁宫这边,先是在外头一齐拜下说了贺词,里头才有人准许他们进去。
坤宁宫的正殿占地不小,足以容纳百人,此时张皇后穿着凤衣,端庄婉容着与朱佑樘并肩而坐,她今日的心情显然格外的好,美眸露出些许喜意,启齿道:“今日是本宫的诞日,历来这诞日都是关起门来办的,一切从简最好,这一次却是大张旗鼓,让大家一齐入宫贺寿,倒是叨扰了。”
她说起话来,不疾不徐,很是仪容,声音既不高昂,又不至于让人听不清吐字,有一种摄人心脾之感。
刘健身为席学士,这时候道:“娘娘贵为国母,国母诞日,自然不能一味从简。”
李东阳微微一笑,道:“再者说,这也算不得什么铺张,便是寻常百姓家遇到喜庆之日时也要大张旗鼓办一下,何况是帝王之家?”
其实在皇后与大家谈对的时候,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这殿下的两个人身上,其中一个,自然是太子,朱厚照穿着吉服,眉梢儿微微上扬,一副欢喜的样子。站在他的身边的,则是穿着一件御赐飞鱼服的柳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