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么审下去,就算再审上一百年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只得草草的问了几句,做了记录,就宣布休庭。
最让他气愤的时候,临到散堂的时候。副主审,那个五十六岁的昏聩老头反巴巴儿地将供词递给几个人犯,问各位大人有没有什么异议。如果有异议,他再修改修改,未必要修改到让大家满意为止。
三堂会审,其结果不过是一出闹剧。
当然,这些事情,他都不会同皇帝讲的,说了也是白说,反显出自己的无能。
擦掉脸上的含珠,还没等翟鸾说话,皇帝突然睁开眼睛:“事情朕都知道了,你这份供词也没必要给朕看。放心,乱不了的。朕知道有人想把事情闹大,无非是拉偏架,起哄架秧子,看得热闹吧了。你只管秉公断案,不管是什么人,又是撑破天的功劳,该办一样办。朕虽然不想被人看做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但任何任想凭着他的所受的恩宠胡乱办事,朕也容不得他。”
这肯定是反话,翟鸾又不是傻子,如何听不出皇帝说的是气话。
不过,他这句话中的意味却颇值得玩味。
翟鸾也不急着应对,微一思索,心中却是一阵狂喜:看来,皇帝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啊!如果这件事处理好了,必然会给陛下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果然,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提醒了翟鸾:“翟鸾,我问你。到朕这里来之前,你是不是去过杨辅那里?”
“是。”正在我的意料之中啊,翟鸾不禁有些得意。他欠了欠身体,挺起了腰。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回话:“启禀圣上,杨辅对这件案子很关心,加上他又是百官之,下官自然有责任向他汇报此案的进展。”
皇帝突然又将眼睛闭上了:“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给朕一一说清楚了。”
“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先前在审完案子之后,下官遇到了杨慎,请我过去见杨阁老。”翟鸾说:“阁老就大概问了问案子的进展,就说此案确有舞弊嫌疑,孙淡和黄锦也是为君父分忧,一腔忠勇,做事未免卤莽,可心思却是好的。至于他们相互指责对方舞弊,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无稽之谈。朝廷大事的重点应该着眼于稳定,和未来一年的财政收支平衡。至于其他的事情,可先放在一边。为臣者,当分清主次轻重。”
皇帝猛地睁开眼睛:“朕不想知道元辅说什么,翟鸾,说说你的看法。”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司礼监的太监送过来一张票拟。
皇帝看了看,递给翟鸾,道:“你在翰林院观政多年,元辅让朕把积年欠下的官员俸禄都放下去,你算算,一共要多少?”
翟鸾跟不上皇帝的思路,接过奏折看了一眼,算了算:“回陛下的话,臣算了算,京官的俸禄还好些,欠的不多,应该很容易补上。但地方上,尤其是偏远省份,有的地方已欠俸三五年,要想全补上,短期内没有可能。”
“税收情况如何?”
“一年少于一年。”
“朕这个家不好当啊!”皇帝冷笑:“什么事都集中在一起了,什么人都想让朕心烦。”
这话一说出口,翟鸾心中如明镜一般,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
是一飞冲天,还是一蹶不振,就看这一把了。
他猛地抬头,“启禀陛下,臣认为,今科顺天府乡试舞弊案同黄锦、孙淡和乔宇没有任何关系,倒是那孙鹤年很是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