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景康八年。正是秋收时。
沈团团的三十亩的池塘这几日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如今这三十亩的藕池,早就与之前开挖的时候不同,莲池外,散散落落地起着好几处茅草屋,都围在池塘外。这是姜小海让人建的,在莲藕成熟之前,请了苗家寨的村民住在这茅草屋里,帮忙看守这藕池。
姜小海迷信地选了吉日,请了沈家和宁家两家人来一道儿见识这挖藕盛况。
天才亮,姜小海就在苗进的茅草屋外碎碎念,“苗进啊,你说咱今天要是挖不出藕来,那就丢人丢大了!”
“苗进啊,你说句话吧,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一会儿东家来了,挖不出东西来。”
“当初小娘子非得要下了鱼苗,你说咱是不是应该制止的?我看那池塘中的鱼倒是游得挺欢快的,说不定已经将莲藕给祸害完了?”
“唉,也亏得当时只答应了小娘子只放了俩个池塘的鱼苗。要不是我据理力争,依着东家疼小娘子的那个劲儿,说不定三个藕池都变成鱼塘了。”
姜小海碎碎念完,还没有看到苗进出来,索性就推开门进去,苗进正在穿鞋,看到姜小海进来也是一愣。
姜小海如今可不怕苗进摆着脸了,“我说你怎么跟个小娘子一样磨蹭!”说完,蹲下身就给苗进穿鞋,没两下,就穿好了。姜小海孩顺势地将苗进扶了起来,拿了一旁的拐杖放在苗进的手边,做完这些活儿,姜小海压根就不给苗进反应的机会,又开始碎碎念。
“要不然,咱趁着这会儿人还没有来,先下水去挖挖看?”
“我昨晚上一晚上没睡着,请了东家后,才觉得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若是挖不出莲藕,那就真的是忒惨了。我估计,我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姜小海:好险,好像刚刚逃过了一劫了。
苗进拧着眉头,“我之前要挖一截莲藕出来瞧瞧的出来,你是怎么跟我说的?说什么一定要选一个吉日才能开挖,要不然说不定就坏了运气了。这话是你说的吧?”
姜小海挠挠头,“是我的说的没错,可是——哎,算了,反正要是挖不到莲藕倒霉的也不是我一个人,我至少还有工钱,你可是一年都做了无用功了。”
当初沈长致说的,若是种不出莲藕来,苗进就算是忙活了一年,也不会有一个铜板的。
“放心,虽然我腿脚不好,但是我脑子还是好使的。我都记得我当初立下的军令状。这三十亩地,一定会有莲藕的。”苗进很清楚,若是种出了莲藕,在这江夏城中就是独一份!莲藕的在附近的这几个城里,这价儿就是比野味儿还高。除了大酒楼里,鲜少能见到莲藕。
苗进以前在大户人家做的时候,就好奇为何莲藕的价格会如此之高,后来他听说,历史上有不少的大文人夸赞过莲藕,“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如此一来,莲藕的价格更是一直降不下来。就算是京城的城郊有不少的农庄,莲藕也一直受人追捧。更别说,这江夏城附近了。
所以,三个池塘,只要其中的一个池塘能收获莲藕,那就是不亏的。
苗进奋斗了一年,就等着今日收获的季节。
姜小海看着时辰差不多了,亲自驾着车去了于隐书院,接了沈团团一行人。
宁南星一大早地就去了桃花庄,接了沈家人。沈长致则是去了江夏城的贺春楼,去接秦掌柜。秦掌柜早就听说了沈家大手笔地种了三个池塘的莲藕,秦掌柜再三要求,在挖藕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亲自来瞧瞧。
沈团团则是跟许家人一道儿,沈团团只是礼貌性地邀请许夫人一家人一道儿去看挖藕,哪成想许夫人竟然会应了。
如今,沈长贵已经跟在姜小海的身边做活,比之前的倒是活络了不少,也算是跟了近一年,沈长贵招呼着客人,完全没有问题。
秦掌柜早几日就得了沈长致送来的信儿,所以在沈长致特意过来的时候,秦掌柜招呼上自己生意场上的老兄弟,直奔着苗家寨村外的三十亩地来,压根不用沈长致招呼。
姜小海也知今日东家一定会邀请不少的亲朋好友,所以不用沈长致交代,就在池塘边上搭起了几个简易的凉棚。这让难得夸人的宁南星都忍不住夸赞了一句,“想得挺周到。”
沈团团将许家人安置在一处凉棚内,王婶和肖婆子陪着说说话,当然肖婆子等闲不开口,只有王婶跟许夫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至于沈团团则是张罗着待客的各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