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轰炸机,也就是B-29轰炸机,这是苏维埃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才从美国进口过来的,这些宝贵的飞机,总数有五十架,美国人承诺零部件的供给,但是绝对不会给更多的数量了。
所以,苏维埃的轰炸机部队,必须要珍惜这些飞机,不要让它们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
同时,又必须要执行战斗任务,这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只有一个。
夜间超低空飞行。
夜间飞行,能见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白天的战斗机,根本就看不到轰炸机这样的目标,所以,是相当安全的。
能给他们带来威胁的,只有夜间战斗机,这是专门改装过的,就是用来执行夜间作战任务的,视野好,滞空时间长,火力猛,更重要的,就是它安装了雷达设备。
虽然黑暗中无法目视现目标,但是雷达会给夜间战斗机的飞行员擦亮眼睛,让他们能够看清目标,再配合地面的雷达站,执行起任务来,绝对是游刃有余。
在这种情况下,夜间高空轰炸,也是相当危险的了,同时,他们在高空中,航线笔直,容易暴露目标。
这样,低空轰炸就是必然的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高空轰炸,那需要精确的瞄准才行,此时他们还不知道美国人已经研制成功了先进的诺顿高空轰炸瞄准具,美国人给他们的飞机换装了落后的原来的轰炸装置,这样,高空轰炸的精度相当差,想要提高精度,那降低飞行高度就是必然的了。
至于为何到了现在才转入低空,如果一直都低空飞行,燃料够不够另说,仅仅航线的确认,就足够让领航员崩溃的了。
现在,他们只要对准航线,就能准确地找到目标,他们同时要进入德国本土,密集的地面雷达网会让他们无所遁形,必须要进入低空了。
随着华斯尔茨耶哥的命令,一架架的轰炸机,从高空中降低高度,俯冲进入了苍茫的大地中,在黑暗中飞行,容易产生幻觉,相信仪表是唯一的方式。
目标慕尼黑,位于巴伐利亚自由州的上巴伐利亚高平原,距离阿尔卑斯山北麓约45公里,海拔高度约为520米。
这也是他们可以实施超低空轰炸的一个原因,对方是在平原上,阿尔卑斯山脉就在慕尼黑的南部,如果再向南轰炸,超低空飞行就是找死了。
他们的飞行高度一千米,那距离地面也就五百米左右,庞大的图-4轰炸机在这种高度上,几乎就算是贴地飞行了,那些讨厌的夜间战斗机,根本就找不到他们。
“雷达回波消失。”在柏林,里希特霍芬也在不断地接收到消息,就在目标机群飞过了布拉格之后,就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