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跪坐在教室后排的旁听席,认真听范二举例说明设置和破解密码的实际操作,也终于知道,原来密码还有两重三重甚至是七八重之说。
他正听得津津有味时,范二却说下课时间到了,并表示会在下一节课继续这些内容。
顾恺之没有学过网络语言,否则他一定会张口开喷,“老子裤子都脱了,你跟我说下课?不是说好了有下课钟的吗?下课钟现在不是还没响吗?”
他看了看身边的宗谷祖会等人,却现他们似乎对范二提前宣布下课并无疑义。
书院的教授看着挺正常的啊,怎么一个个......
顾恺之虽然看不明白他们,却觉得他们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时,耳边忽然听到了从广场外传来的钟声。
这......
顾恺之这会可算是彻底傻眼了。
难道敲钟的人看着他宣布下课,这才敲的钟?这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可能是,他对时间的掌控到了令人指的地步!
他知道下一刻就是下课时间!
顾恺之正在愣神时,却听身边的几个人已经开始讨论范二最后留下的问题,而后者则已走下讲坛,开始为一些提问的学生解答。
三五个憋了大半节课的熊孩子,则纷纷往顾恺之身边围了过来,开始向他请教某些绘画的理论和技巧。
过了大概一盏茶功夫,范二才脱身来到了教室后排,他先是对祖会宗谷他们来旁听表示了感谢,最后才与刚摆脱热心学生的顾恺之凑到一起。
顾恺之本来也想和范二探讨一下黄金分割线在绘画中的运用,可下节课马上就开始了。
范二需要到另一个教室授课,现在根本没时间理他。
顾恺之挂念着答案,只得跟着他到了下一个课堂,而祖会和宗谷等人也都继续追随着范二。
这个班级的进度正好在上一个班级前面,所以顾恺之听着没有任何违和之处。
范二上了讲坛后,先是解决了上一节课留下来的几个密码问题,而后开始对《圣经》中的数字进行了破解。
如果范二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那他现在讲述的内容显然是拾人牙慧,但现在用密码来破解《圣经》中的一些数字,还是极具开创性的。
西方的一些数学家开始研究《圣经》中的某些数字,并破解他们的密码,需要到十三世纪以后。
有人认为毕达哥拉斯从《圣经》中现了第一对亲和数,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有人会认为孔子指出《史记》的精髓吗?
毕达哥拉斯和《圣经》的关系,正如孔子和《史记》,他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纪,而《圣经》的出现要远远晚得多。
范二当然无法直接将《圣经》拿来举例,却还是将某些在这本书中出现过的数字,列了出来。
他在黑板上写下的第一个数字就是220。
《创世纪》第三十二章第十四节记载,雅各布给以扫220只山羊。
为什么“220”这个数字能表示友好?
因为毕达哥拉斯曾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一个朋友是另一个我,就如同220与284一样。”
220和284就是毕达哥拉斯现的第一对亲和数,也叫友好数。
友好数概念的起源,是人们对“人的朋友是一种变相自我”这句话的认识,这和毕达哥拉斯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220和284是一对友好数呢?
范二开始在黑板上将220的因数列了出来,其分别为1、2、4、5、10、11、20、22、40、44、50、110,又将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结果是284。
而284的因数分别为1、2、4、71、142,这些数字相加的总和则为220。
范二将这个真相公布出来之后,接着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除了220和284这一对友好数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友好数?这些友好数又分别是什么?”
听了范二的问题,课堂上的学生和旁听的老师都跃跃欲试起来,有人甚至举手直截了当地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