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后面的二十座别墅已经开始动工,才刚刚施工没有多久,张杰就把两千两银子交给了亦厚,并且嘱咐他,一定要完全按照自己的图纸,保质保量的把工程完成了。
本来嘛,亦厚还抱着这盖别墅的一千两银子本钱自己掏,根本就没有指望县衙会还这个钱,亦厚甚至纯粹想着,这一千两银子就是给张杰这个大老爷打好关系用了,然而不成想,自己的房子这边还没有动工,县衙已经事先把二十座小别墅都卖光了,而且现在原本五百两的低价已经炒到了一千两。
这个时候,亦厚不免感叹,自己怎么就瞎了眼,开始的时候没有给自己留一套宅院,就按照这样的发展程度,这些宅院盖好,在过个三年五年,指不定会翻几番。
不过,感慨归感慨,遗憾归遗憾,但该干的事情还是要干,二十栋宅院盖下来,原本按照亦厚的计算,大概是一千两纹银的成本,可事实上,因为和工程量巨大的学院同时开工,所以不论是工人的工钱,还是材料的成本都因为缺货而有所增加,现在看来,保守估计,至少得一千三百两左右才能拿下了。
不过,既然县衙已经提前把两千两银子交给了自己,亦厚就觉得这事情自己必须得办的漂漂亮亮的,就不谈那七百两银子的利润,就是只看县衙这份魄力,自己只要把这事情办成了,今后他们家在这小小的县城,肯定要提高一个档次。
好多的事情就是这样,一旦开始,那么只要不出现什么大的差事,历史的惯性就会推动着一件件事情不断的前行,不断的发展。
就好比张杰,既然在盖房子这件事情上尝到了甜头,既然知道这条路能走通,自然,后续肯定还要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这种五百两一套的洋楼是不能在盖了,都这个时候了,要是在弄出来几十套这样的洋楼,张杰敢肯定,最多还能在卖出去三套五套的,再多,却是不可能了。
整个县,能够一下拿出五百两银子的富裕人家不过几十户,自己一下子就弄出了二十套,基本上已经把有能力买的,并且有意向购买的都买了,至于剩下的,自然就是那些没有意向的,或者说能力不够的。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像老夫子那般,为了支持张杰,愿意把自己的棺材板都拿出来的。
既然这样的小洋楼,小别墅不能再多造了,自然,下一步,张杰就把目光放在了那些小户人家身上。
这群人家的家庭虽然没有那几十户大户人家富裕,但是胜在基数多,整个县足足有两三百户,这两三百户人家的特点是,家里已经脱离了温饱,手里头有些小钱,属于那种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的人家。
既然把目标定在了这群人家手里的余钱上,张杰自然会好好的调查调查,他们手里头到底有多少银钱,他们的消费能力是多少,而且还要知道他们有没有花钱买房的消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