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兰若寺内院。
夏阳神魂出窍,漂浮在院中,凝神观想下,天上星辰光辉如同雨点一般洒落,寸寸贯入天灵之上的葫芦之中。
他如今观想出来的葫芦,周正浑圆,上下对称,形状上来说堪称完美,简直犹如艺术品一般。随着星光降下,不断融入葫芦之中,葫芦瓶身光芒大放,凝实无比,看上去已经近乎于实物!
在这散银色流光的葫芦之下,夏阳右手食指相背而屈指尖部分,复以二拇指压二食指前端,作弹指状。
随着他结出的手势,葫芦的瓶身上,形成了无数闪烁不定的奇异纹路,正是道家中特有的符文之力。这些符文一个一个排列成行,组成了一副充满韵味的道纹图形,还慢慢地蠕动着,而葫芦的上半截瓶身,光芒则是越来越盛,明亮无比!
这个手印,便是“宝瓶印”中的天瓶印,乃是元神可以控物之后方能施展的攻击道术,夏阳参悟了许久,又一连修炼了多日,才终于凝聚出来。
修炼宝瓶印,需要修炼者具备庞大的神魂之力,至少也得控物级别的魂力才消耗得起。而这印法的难点在于,葫芦本身是假,是由观想而成,星光洒落是假,是念头存想出来,道纹同样也是假,一切都是幻象。
天地依旧是天地!
神魂修炼的诀窍,本身就是依靠全身心的投入观想,真做假,假做真,亦真亦假。除非是将神魂修炼到了显形,也就是显化出真形,方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实体。
葫芦宝瓶上为天,下为地,天瓶印便利用的是观想葫芦的上半部分,消耗巨大的魂力,凝聚出宝瓶印中所记载的道纹,将之铭刻于天瓶之上,然后凭借手印释放,爆出来对敌。
正因为所有都不是真实的,一切全要凭念头观想,所以要维持修炼中的种种细节,若是没有足够的定力,以及庞大的神魂之力,根本就不可能做得到。即便夏阳,都是尝试了无数次才达成。
他越是修炼,越能感觉到这门《定魂法》的不凡,绝对是一门了不起的元神法诀!
根据夏阳这些年来对佛道两家修行知识的了解,这宝瓶印,应该与传说中九字真言大有关系,对应的乃是九字真言中“行”字的结印手法。
但据夏阳所知,九字真言最早出自东晋时期一代道门宗师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篇登涉篇,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恶。
后来这九字真言,又被佛教密宗学去,并配以手印,渐渐则成了佛家之法。
而这《定魂法》明明是货真价实的道家功法,但其中的道术,却以佛家的宝瓶印命名,连结印手势也是出自佛家,不禁让夏阳疑惑不已,这到底算是道门之术,还是佛门之术?
不过在这样一个追求“三家合一”的世界,道家法术搭配佛门手印,尽管怪异了些,却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毕竟大道之前,无分道佛。
天瓶印的威力,夏阳如今还不得为知,但从其中透露出来的气息来看,恐怕绝对是非同小可!
练成了这一式印法之后,夏阳紧接着又参悟起第二式地瓶印来。
地瓶印的手印,是作虚心合掌势,这也是一道主防御的神魂道术。据《定魂法》所载,若是将元神修炼到大成,这地瓶印一经施展,防护能力之强,足可以阴邪不侵,诸法不破。
而且一般的阴魂,绝不能飘飞到极高的天上去,高空的罡风凌冽的吓人,对神魂伤害极大,足以吹散显形级别的神魂。但练成了地瓶印后,就能承受得住高空中的罡风,保持神魂不散。
只是比起天瓶印这道纯粹的攻击之术来,地瓶印更要复杂得多。夏阳静心推敲了一下,现地瓶印要观想的道纹,足足是天瓶印的五倍以上。也就是说,观想地瓶印的难度,要超过天瓶印五倍!
不过有着观想天瓶印的经验,以夏阳的神魂之强,五倍难度根本不在话下,他用的时间,反而倒比天瓶印还要少,短短三日之间,他便将那复杂无比的道纹铭刻在了地瓶之上。
天地二瓶同时练成之后,夏阳天灵之上的整个葫芦宝瓶,光芒已经亮如银月,并且他的神魂之力也跟着大增,几乎快要接近凝实,无限接近于显形之境!
夏阳能感觉得到,自己如果借助于铅汞之力的话,很有可能现在便已经可以显出实体来,就是在时间上,或许不能维持太久而已。
但是依附金丹铅汞,始终是外力,局限性太大,夏阳真正的追求,是将神魂修炼壮大,达到可以自然显形的地步。而离这个层次,他还有着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是以他从未考虑过显形之事。
再者,夏阳并非修道之人,体内不具法力,无论铅汞金丹还是玄火符,都不是他能炼制得出。
况且就算真有金丹火符,夏阳也不会轻易显形。
他最近的修炼进度,实在是快得吓人。尽管这一切都是得益于他之前的种种积累,再加上玩命般的日游出窍,借太阳之力锻炼神魂,但修炼速度太快,却始终于自身的修为无益。
夏阳决定暂时将修炼放缓下来,好好沉淀一些时日,待完全熟悉了现在的力量,彻底巩固了当前的境界之后,再考虑下一步显形的事。
如今他练成天地宝瓶二印,虽然还只是小成,初窥门径,但也有足够的信心与那千年树妖一斗。再加上他还有破魔飞针的手段,已经远远不是夏侯剑被害那时所能相比。
所以夏阳当即就找到了在寺后塔林练拳的燕赤霞,等他站完一节桩后,便对他开口道:“燕兄,消灭树妖的时候已经到了!”
“哦?夏兄弟你的元神之术已经练成了?”燕赤霞惊讶地望着他。
“正是。”夏阳轻声一声,点点头道:“修炼多日,终于小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