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太阳一落下去天很快就擦黑了,后蹬儿短,没一会儿就得掌灯。
锦书半天的差事下来了,站在廊庑低下指派粗使宫女挂白帽方灯。春夏爱刮风,雨水也多,就不用纱绢罩的了,换上了料丝灯,雕漆为架,面上绘了各种寓意的图案,又亮堂又好看。
最后一丝亮也隐没了,天乌沉沉的,没有月亮,头顶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颗星。因着还在正月里,玻璃丝罩子蒙了朱纱,火光照下来,是一层淡淡的水红色。
锦书站了一阵背上寒,正想回配殿里去,只见铜茶炊上的张太监提着茶吊,慢慢的从甬道上踱过来。他步子小,身上穿得又鼓鼓馕馕的,动作越的迟缓,冷不防后面的小太监们抬着毡垫子风风火火的过来,躲闪不及就被撞了个趔趄。他定了定神骂,“兔崽子,狗见了都摇头的!看着点儿道再跑!我这儿提着奶皮子呢,回头洒了叫你妈赔!”
小太监边跑边道,“对不住了您呐!”一眨眼就进了配殿了。
张太监摇头嘀咕着,“这帮跳墙挂不住耳朵的,迟早是挨刀的命。”
锦书站在福鹿底下招呼,“谙达,没事儿吧?”
张太监抬头一看,笑道,“是锦姑娘啊,没事儿,就是撞得我眼晕。”
张太监真是个好人,他上回帮她打听到了春桃的消息,还顺带捎回了掖庭那群人的现状。荔枝她们都挺好,春桃的病自打烧化过之后全好了,这会儿自己回定妃娘娘跟前当差了。至于为什么老不见贵喜的踪迹,原来那小子拨到乾东五所去了,要不是张太监,她还得天天在侍膳的人里找他呢。
锦书挺感激他,忙上前接过他手里的东西,搀着他往西南角上去,一面道,“上回老祖宗赏我两块石蜜,我一直放着没用,昨儿我听说您有气喘的毛病,我孝敬您一块吧,和梨一块熬水喝,说是管用。”
张太监一听来了劲,“那可是好东西啊,你别给我,给崔总管吧,他关节上有毛病,你拿那个给他,在他面前讨个好,往后派差当值也轻松些。”
人说太监有通病,整天憋坏算计别人、使心眼子做丑表功,可慈宁宫里的几位老太监却不一样,上到总管、回事儿,下到梳头、熬茶汤的,都不爱争阳斗胜,大家都客客气气本本份份,有了好的还能谦让一番,在这深宫之中是非常难得的。
锦书笑道,“我有两块呢!明儿我给您送过来,您只管收下就是了。”她是不愿意说,崔贵祥那儿怎么能短了呢?那可是她干爸爸!关节痛要拿石蜜泡酒喝,她早就托人偷偷买了寿膳房里的酒,拿联珠瓶泡好了送到他榻榻里去了。
张太监这才应道,“叫您记挂着,多不好意思啊。”
“全当是我谢您的吧。”到了茶炊上,不灰木的炉子还燃着。这地方是个连廊拐角,并不避风,冬天的时候北风一吹,冻得眼睛都睁不开,又不能挪地方,真是要多苦有多苦。主子只知道喝茶,喝奶/子,哪里知道做奴才的辛劳,张太监整个冬天脸膛都是灰紫的,就跟孩子似的,肉皮儿还起皮皲裂。
锦书放下茶吊搓了搓手,“您忙着吧,过会儿荣姑姑还要派活儿,我先过去了。”
张太监笑道,“还早呢,我这儿有好茶,给姑娘泡上一杯?”
锦书只道,“不用了,您留着自个儿喝吧。”说着便转身沿着出廊往明间门前去,刚要上台阶,正碰着崔贵祥从里面出来。
“我正找你呢!”崔总管满脸的笑意,“吃过了?”
锦书纳了个福,人多眼杂不好往亲了叫,只得呼一声谙达,又道,“您找我有事儿?”
崔贵祥把她拉到阴暗里,笑着说,“好孩子,难为你想着我。你给我泡的酒我喝了,还真管用,谢谢你了。”
“瞧您说的!”锦书道,“这还不是我应当的吗,孝敬您我乐意。”
崔连连点头,打心眼里的喜欢。到底闺女好啊,以前收的小子成天的惹祸,要他覥着老脸到处给他打圆场擦屁股,一点福没享到,头愁白了大半,这会儿到隆亲王府当差去了,过年过节连和好都不让人捎来,六岁上带大的还不如半道上收的闺女呢!他想起那没良心的就想哭,全当他死了,白操了十几年的心。
崔贵祥唏嘘了片刻才说,“我今天得着个信儿,闺女啊,你的命可真大!差一点儿就毁了,亏得有贵人相救,我想想都后怕。”
锦书心头兀地一跳,自然想起太子午后那些模棱两可的话,慌忙追问出了什么事。
崔贵祥左右看了看方低声说,“你是福泽深厚,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呢,难就过去了。我告诉你,前天皇后和太后商量了,要趁万岁爷和太子爷巡视大营的当口把你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