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得了令,一努嘴,他手下的太监架起她往后院里推。锦书仰起脸,歇山顶的太阳照得满园生辉,日光打在身上暖哄哄的。她趔趄着往前走,这回不用说,自然是下死的打,死倒不怕,只是死得忒窝囊,落个做贼的名声,给祖宗蒙羞了。
院子正中间摆了张春凳,掌刑的皂衣太监持了笞杖已经在恭候了。这些人打人早打出了门道,一块豆腐放在地上操练,只准有响儿,不准打破,等到打完,外面依旧是正正方方的,里头的豆腐都烂了。这买卖在三百六十行里绝对的靠手艺吃饭,笞杖在手,轻重生杀只要掌事的一句话。
掌刑的远远的给皇后打千儿、又给王保打千儿,“请谙达示下。”
王保两手镶进袖子里,冷冰冰的说,“老规矩,四十板子,不许打脸,要打囫囵喽。”
所谓的“打囫囵”是行话,就是不伤皮肉,要伤筋骨。掌刑太监应个嗻,左右把锦书按倒在条凳上,拿四扭四花的牛筋来缚住手脚,一绕一抽,绑了个严严实实。
宫女受杖刑和太监不一样,不许垫中衣,不许出声告饶,掌刑的正要来褪裤子,王保道,“皇后主子放了恩典,念在慕容锦书是贵胄出身,不必去衣受杖了。”
锦书手脚动弹不得,早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恍惚忆起七岁那年,毓坤宫后园子的那株葡萄藤绵绵伸展到了宫墙的顶上,她趁着奶妈子不注意,顺着藤蔓往上攀爬,结果上了琉璃瓦顶没法子下来了,那情形和现在倒有几分相似。只是那时放眼一望是连绵的重檐屋顶,这会儿眼尾能看见的,是太监高高举起的朱红的刑杖。
皇后别过了头,“回去吧,我也不落忍瞧。”
贴身宫女托扶上她的前臂,众人簇拥着她往腰门上去,才跨过门槛,迎面看见太子连辇都未乘,把一干近侍甩在身后,从远处疾奔过来。
皇后怔了怔,不是伤得连床都下不来了吗,怎么这会子生龙活虎的?敢情是骗人的!她又恨又气,正要迎上去质问,谁知太子竟像是没看见她一样,和她错身而过,连个招呼都没打。
“给我住手!”他红了眼,一拳就朝行刑的太监砸过去。
院子里的人吓坏了,慌里慌张跪了一地。王保爬过去抱住了他的腿,“好主子爷,您消消火,咱们正审案子呢!”
太子早忘了当年骑在王保脖子上看花灯的情分,大脚一抬就把他踹翻了,喝道,“杀才,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动爷的人?”
所有人都懵了,条凳上绑的怎么成了他的人?太子平时尊贵温文,谁见过他眦目欲裂的样子?众人纷纷以头杵地,趴着只顾筛糠起来。
太子抽出佩刀割断捆缚锦书的牛筋,那纤细白净的腕子早瘀紫一片,他刹时心疼得要滴出血。捧起她的脸看,俨然惨白如鬼魅般,他听见自己脑子里的弦一根根绷断了,指着那司刑的太监道,“好啊,你下的狠手真是不赖!几杖就把人打得倒不上气儿了!”对王保身后的太监道,“来啊,把他给我按下,叫他也尝尝味道!狠狠的打,往死里打,打死算完!”
那太监被七手八脚的捆住,战栗得失了人声,嚎道,“太子爷饶命,奴才是奉命行事啊!”
太子哪管这些,心头怒火烧得砰然作响,不能对母亲撒气儿,只有拿底下人泄愤。
他打后面赶到的冯禄领人把锦书抬上榻辇,替她盖上了毡子,扶着抬杆在她耳边道,“你别怕,怪我来晚了,叫你受了委屈,我对不住你。”
锦书本来体弱,受了三杖已经打掉了半条命,阖眼不应,满身的冷汗横流,早就气若游丝失了神魂了。
太子嘱咐把辇抬稳,一面催人去传太医到景仁宫侯着,抬辇到了腰门上却被皇后拦住了。皇后沉着脸训斥,“我瞧你是痰迷了心窍!你眼里可还有我?一个宫女值得你这样失体统?她有了罪责,受罚是应当的!”
太子放了箭袖朝她打千儿,“儿子不敢,儿子给母后请安。锦书这事儿子听说了,东西不是她偷的,是儿子赠她的,母后怎么不派人来问儿子,就这么草草定了她的罪呢?”
皇后噎了下,怒道,“放肆!你这是在责问我?”
太子躬下身子去,“儿子断不敢对母后无礼,儿子是就事论事。母后以往常教导儿子不可偏听偏信,儿子时时谨记在心。”
皇后心凉了大半,没想到太子会对她说出这番话来,这样的为他着想,最后却落下了埋怨,还是皇太后聪明,索性什么都不做,倒图个清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