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比试,就此虎头蛇尾告一段落。
三阿哥再是不甘心,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逼着八阿哥继续。
他觉得亏死了。
本是稳赢的局面!
旁人则没有太放在心上,他们这些的身份,一、二两百银子的赌注实不算什么。
正好到了要开席的时候,大家就回到屋子里。
等到席面上来,却不是眼下流行的八珍席、燕翅席之类,许多都是没有见过的菜式。
旁的还罢了,有两道菜很是稀奇,一道是蒜蓉蒸冬菇,一道是香菇粉丝煲。
冬菇也好,香菇也好,居然都是新鲜的!
要知道,这蘑菇可是山珍,除了山民能吃到新鲜的,外头吃的都是干蘑菇。
这怎么就是新鲜的了?
三阿哥立时心动,眼睛发光,直接问道:“九弟,这……也是你那小汤山暖房养出来的?”
九阿哥带了得意,点头道:“且费事呢,叫人折腾了三年,这才算是见着了,今儿这是头一顿,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就是吃个新鲜罢了!”
三阿哥道:“怎么不金贵?这都省了运力了,要是能多养些,往后大家能选择的吃食也多些,想要吃斋的时候也不用尽是萝卜白菜了!”
四阿哥与十二阿哥两个,喜素不喜荤,吃着这两道菜都觉得正好。
只是两人的关注点又不同,四阿哥更看重冬菇。
冬菇的味道更清淡,口感也更有韧性。
香菇的话,即便味道比干香菇淡些,可是也有明显的菌味儿。
十二阿哥也是熟读本草的,晓得冬菇性寒,香菇要更温平些。
九阿哥想了想,摇头道:“不容易,菌种不好收集,想要自给自足,都要折腾几年,更别说卖了……”
反正他是不打算卖的。
这京城都是认识人,不好算账。
早年他是光头阿哥,赚钱银子贴补生活旁人也不好说什么,如今封爵了,再计较这些,叫人说嘴。
西瓜那个卖了两、三年也差不多了,如今大兴那边已经出现不少专门种西瓜的瓜农,西瓜的价格也下来了。
三阿哥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细说,就暂时放下……
女眷这里的席面,也发现了这两道新菜,少不得也将舒舒与九阿哥又夸了一回。
三福晋是个爱操心的,等到席面散了,就抽空跟舒舒道:“这样稀罕的东西,当先孝敬宫里,要是之前没送,明儿也赶紧预备了……”
舒舒道:“还真是差点疏忽了,昨儿从昌平拉回来,九爷才想起了忘了敬上,今早打发人往海淀送了两份。”
还有一份,舒舒叫人送毓庆宫给太子妃做回礼。
三福晋这才放心,而后道:“你们可真有闲工夫,真用了三年时间琢磨这个?”
舒舒道:“书上看到提了一嘴,就叫人找找菌种,不到三年,是三十九年冬天开始试的,小两年……”
味道确实鲜美,可是三福晋并不想夸人,道:“往后也想得正事儿,这些吃吃喝喝的顶什么?”
舒舒也不过心,一家有一家的生活方式。
不说别人,康熙指定满意他们夫妻的生活方式。
四阿哥礼佛,表现的清淡无求,最后得了大好处。
舒舒跟九阿哥又不求大好处,表现的贪吃贪玩些,也符合两人素来行事。
三福晋见她神色,就晓得没听进去,轻哼道:“就是太闲了,等过几年再看……”
嘴里呲哒着,她心里也酸溜溜的。
她也想要享清闲,到时候看看闲书,琢磨琢磨穿着打扮,可是一个郡王府内宅,上上下下,多少事情?
就是那些格格,就没有省心的……
清溪书屋跟北花园处,午膳也见了新菜。
晓得太后喜欢重口味,北花园这里,舒舒叫人抄了口味重的食谱过来,上的菜就是冬菇牛肉卷跟酿香菇。
太后吃得十分合口,跟白嬷嬷道:“我之前最不爱吃的就是蘑菇,觉得说的再好听,就是借个味儿熬汤罢了,没想到这鲜蘑菇滑溜溜的挺好吃,晚上再做一遍,妹妹爱吃羊肉,晚上给她一份冬菇羊肉卷;端顺牙口不好,吃不了硬的,这酿香菇刚刚好……”
白嬷嬷记下,夸道:“说是九阿哥孝敬的,照奴才看,还是九福晋费的心思。”
太后点头道:“可不是么?所以我才说她性子难得,让小九跟着多学学,这本身就有能耐,人前也不争风,还晓得在外头跟男人做脸,小两口的日子只有越过越好的。”
白嬷嬷道:“也是真孝顺,这些年来,御前有什么,娘娘这里就有什么。”
太后笑了,道:“我们娘俩这是投脾气,我也是真疼她……”
她这一辈子,总共就憋屈了几年,剩下大半辈子都随心自在,究根结底,是有人护着的缘故。
如今过了花甲之年,她也乐意庇护合心的小辈……
到了清溪书屋这里,虽说九阿哥也抄了几个食谱,可是御膳房这里还是选了两个常见的吃法。
冬菇拌白菜芯儿,香菇炒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