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读小说 > 回唐 > 第271章 于事外观争辩

第271章 于事外观争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旨意即出,长安城勋贵、百官皆去往曲江池听道,长安城中道门风头一时无两,大慈恩寺那里的佛门法事愈发冷落了。

除了正面的两个战场之外,道门、佛门之间的口水仗还打到了报纸上面。

最初,无论是《明报》还是《长安时报》都只不过是报道了佛门、道门两教讲经的新闻,并没有刻意挑起两门之间的争辩。

不过随后《西京评论》上面的一篇《论道佛两教之优劣》的文章在长安城刊出之后,道、佛两门之间的紧张形势变得愈发严峻起来。

《西京评论》的销量很小,一开始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论,然而,毕竟是在这种敏感时期,总有人会关注到这些事情,当文章传到道、佛两门宗师那里的时候,事情的影响已经很大了。

随后官报《明报》上面刊登了兴善寺主持的《论佛门的起源和传承》,矛头直指道家起源的混乱和传承中信仰的各自为政。

紧接着宗圣观观主在《长安时报》上面就回应了《道门传承与宗派蛮夷之论》。除了详细解说道教的起源之外,还把双方争辩的方向再次拉向了历来道、佛之争的一个焦点蛮夷论上面来。

围绕着《明报》和《长安时报》,佛、道两门宗师和信教之人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倒是让另外的教派和信仰儒家的人们袖手看起了热闹。

自李隆基登基以来,崇尚道教,设老子在佛、儒之首,称为“万教之祖”,道门成了儒、释、道三教之首,然而,终究还是道教自身的问题,在传播上面跟佛教相差很远。若不是这次在李清的提议下,及时地修正了道门的教义和梳理了道教的起源传承,单就第一回合估计道门就要败下阵来。

不过很快,作为官报的《明报》就不再就道、佛两门之间的争斗发声,佛门失去了广告天下的报纸通道,显得弱了很多。不过随后佛门还是找到了另外的阵地,那就是长安城另外一份销量同样不大的《京都时报》。

《京都时报》仿例《长安时报》,然而步之后尘却并不能推陈出新,更何况一开始《长安时报》就形成了领袖群报的势头,所以《京都时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而借此道、佛两门争论之际,《京都时报》一改往日风格,成为了佛门发声的先锋,无论是佛门宗师、还是教中大德,凡是有关两派争论的文章和话题都被一一刊登在了《京都时报》上面。一时间《京都时报》销量大增。

这段时间,长安城人们每天要做的就是买上两份报纸,看看报纸上面又有了什么新的关于道、佛两门辩论的进展,这也导致了京城之中信仰道教和信奉佛教的信徒出现了摩擦,有些地方还引起了争斗。

不过从整体形势来看,佛门还是处于劣势,毕竟准备不足,另外就是《长安时报》依旧凭借自己本身的优势给了道门极大的支持,带来的影响不是《京都时报》能够比拟的。

因此长安城中道门信徒更显得咄咄逼人一些。

因为佛、道之争引起的这场混乱,使得京兆府和下属的万年、长安两县的官员头疼不已,最终还是上书到了李隆基那里,请圣上定夺。

长安城的混乱局面不是李隆基想要看到的。其实这场混乱未必没有人在背后鼓风吹影。

李隆基随后召不空入宫,紧接着下旨加号不空为智藏国师,令其奉旨在净影寺翻译密部佛经。

随后道、佛两门的争辩才慢慢平和下来,信教的百姓也依旧前往曲江池和大慈恩寺听禅参道。

说实话,在《长安时报》刊出宗圣观观主尹乐的那篇文章的时候,王和之等人也询问了李清的意见。对于这场争辩,李清是持支持态度的,当然事情发展中的混乱也不是李清想要看到的。因此李清对王和之等人说:

“文章可以刊发,但是不能太过偏重于道门,如果佛门投寄过来的也要刊出,最好能够平衡道、佛两门之间的争论。”

然而,《长安时报》一开始就被冠以了道门舆论阵地的名头,佛门中人竟然没有人想着通过《长安时报》发声,这倒是令李清有些哭笑不得了。从中也看出了道、佛两门之争的严重,完全有一种你死我活的架势,不然也不会没人想到过来《长安时报》这里为佛门辩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