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臣暗自发出一声叹息,陛下明明已经给你一个台阶下了,老尚书你又为何要蹬鼻子上脸?陛下已经表明了不追究你的出言不逊,你又何苦往刀尖上撞?不做死就不会死,你为何还要尝试?(nozuonodiewhyyoutry→_→)
皇帝神色终于不好看了,冷哼一声,不言语。
老尚书像是豁出这条老命,沉声道:“陛下,臣今日是备棺而来,无论如何,这《经国疏议十二册》陛下务必亲眼过目。”
死谏?众臣倒吸一口凉气,这话说出来,是大大的出言不逊啊,备棺而来,血光之灾,帝王大忌!
“诸卿还有何见解?”皇帝语气有一丝不耐,不再理会礼部尚书这老顽固。
诸臣毕恭毕敬弯腰拘礼,大气都不敢出。皇甫茗禅虽然号称仁主,可二十年前的血腥味直到今天都清晰可闻。
无人言语,统领文武大臣的炎将军与月华候处身事外,如高次元的神祗,不理会这场闹剧,老尚书佝偻的腰明显在颤抖,双手依旧捧着他视为心血的《经国疏议十二策》,不退半步,不让分毫,名臣风骨傲然。
虽说老尚书的确是活得命长在找死,可满朝大臣不禁觉得脸红,让一个古稀老人去上死谏,他们这些人畏首畏尾,只想保全身家性命,连一句肺腑之言都不敢说,何以为官?何以自明风骨忠臣?那颤巍巍的声音像即将断线的风筝,不但是在指责陛下,分明也是在打他们脸!
“对抗梦阳之事,由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帝国兵马任由调动,月华候统调全国物资,以供军需。”
皇帝起身,丢下一句“无事退朝”,便离开大殿,群臣恭敬下跪叩首,“吾皇圣明——”
整个朝会,本该发声的御殿月华候与炎将军守口缄默,甚至是家国家天下的大皇子也一声不吭,倒是一个无需参与军国大事,只在每年佳节庆时才被人想起的礼部尚书做出死谏的惊人之举。
待皇帝远去,群臣绷直的脊背才放松下来,长舒一口气,再看怔在那里如同磐石的老尚书,如看神明。
“魏大人当真是清流忠臣啊,我等惭愧!”
“尚书大人今日一席言论足以记入梵阳史册,位列《二十四名臣》之前,就是死谥文正,也无人可指摘。”
“尚书大人古稀高龄还有如此气节,真是我梵阳瑰宝!佩服,佩服——”
群臣拱手褒奖,不吝美言,脸上神情或多或少都真诚了些。在朝为官,侍奉帝王,身为同僚,就算政见不和,可名士风骨,总是免不了惺惺相惜。
众臣渐渐散去,老尚书依旧弯腰抬手,捧着那《经国疏议十二策》,如同石像。
老尚书突然劈手将那奏折掷地,一脚狠狠跺在上面,脸上老泪纵横,声嘶力竭:“昏庸无用,不知我梵阳子民正惨遭杀戮,如此帝王,梵阳灭亡指日可待!”
老尚书喊完这句话,像是用尽了所有力气,双腿一软,颓然倒地,双眼失神。做官到了老尚书这份上,为国憔尽心力,体察百姓之痛,犹如丧子。若人人有老尚书这一半风骨,梵阳又该是何光景?
一片锦帕递到老人面前,为其拭干眼泪鼻涕,老人抬头看去,赫然是御殿月华候陆妙柏。
“魏大人莫要气恼,气坏了身子,国家又要失一栋梁!”陆妙柏温文尔雅说道。
“你!我这把老骨头用不着你怜悯!你说说你,身列御殿月华候高位,吃皇粮拿俸禄,为何刚连个屁都不放,你……你……你有何脸面穿这一身走兽官补子……”老尚书箕座于地,伸手指着陆妙柏鼻子,声色厉秣。
老头子颤巍巍站起来,慢慢向殿外退去,发髻散落,披头散发,双手高举于空,状若癫狂。
“与一群尸位素餐者同朝为官,我魏某人真是瞎了眼,瞎了眼!是苍天不开眼,我梵阳子民一夜间被杀了十万啊,十万啊!他们冤不冤,冤不冤?”老头边喊边走,声嘶力竭,听的人心痛欲裂。
陆妙柏默然而立,儒雅面容毫无表情。
他缓身弯腰,捡起被老尚书丢在地上狠狠跺了几脚的《经国疏议十二策》,用那身华贵月华候官袍大袖拭净污渍,视如珍宝,揣入怀中。
喃喃自语:“可怜可怜,可怜焦土。悲乎悲乎,悲乎浮屠。帝王卿相,所谋之事无非一个留名青史,狼烟焦土,百姓受戮,谁人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