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呢?”
“比如粉红侠女,独行蝴蝶!她们就是个中翘楚,多了去了,俯拾皆是!”
“这倒也是,不过,我看这名女子不像是你说的那种人。”萧琰肯定地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肯定。
“为什么,她长得很美吗??”王双警惕地问。
萧琰却没有注意王双的语气,随口应了声,“嗯,不错,她是很美,而且美得很特殊。”
“哈,莫非你看人家是美女,就在有意为她说话吧。”王双赌气地别过身去。
“哪有啊。”萧琰哭笑不得,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只好陪着笑脸,“她是很美,不过,比起我的双儿妹妹,那就差得远了。”
王双嫣然一笑,“这还差不多。”
说话间,那名女子也越来越近了,渐渐的,连王双也已经看清了来人。
那是一名身材修长的女子,一袭青衫随风摇曳,远远望去,犹如飘逸绝尘的仙子在御风而行。仅仅一会的功夫,她已经来到了萧琰王双的跟前。
“哇咔咔,哥,你说的不错,这位姐姐真的好美呀。”王双由衷地赞叹一声,就连萧琰也看傻了,他刚刚惊诧于王双的美丽,但是,王双毕竟还小,纵然是国色天香,限于年岁,就像是含苞欲放的鲜花,还没有完全绽放她的美丽,而眼前这名女子却不同了,如果说她是一朵鲜花,那么她就是一朵正在怒放的牡丹,浑身上下充满了令人陶醉的青春气息。
她的脸是标准的瓜子脸,只用一字就可以概括,“白”,可是她的白却像是冬日的雪花一样,纯洁,纯洁得一如不食人间烟火一般,她的眉如早春鲜嫩的柳叶,细细的、长长的,再加上她的眼睛,明亮而深邃,却隐隐地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更增加了她的卓然独立。
“小妹妹,你也好美呀。”青衣女子竟然停了下来,她淡淡地看着萧王二人。
就在青衣女子看向他们的时候,萧王二人都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可具体哪里不一样,他们却又茫然无知。
“是吗,可是,我还是觉得你美。”王双俏皮地盯着对方说。
“哦,小妹妹,你不但很美,也很可爱。”青衣女子微微摇头,“其实,和我的师傅相比较,我简直是丑得不行啦,如果你们见到她,才会知道什么样才叫美呢!”
王双连连摇头,“姐姐,你骗人,我就不信,这世上还有比你更漂亮的。”
“当然有啊,不要说我们的师傅她远比我漂亮,就是我那几个姐妹也无一例外地要比我漂亮多了,如果有缘,他日相逢,你就知道啦。”
“他日相逢?好期待哦。”王双一脸虔诚地说。
青衣女子莞尔一笑,“人生何处不相逢!即如你们俩……”
萧琰一惊,“我们俩怎么啦?”
“你们俩能同乘一骑,放马草原即是有缘呀。”青衣女子淡淡地说,她如秋水一般的眸子注视着两人,仿佛要看透他们的内心似的。
“啊哈,姐姐,我们俩是兄妹呀,整天在一起十几年啦,那怎么说有缘呢。”王双嘻嘻笑着,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我是双儿她哥。”萧琰嗡声嗡气地说。
“呵呵,你们真是一对好兄妹儿。”青衣女子笑了,她这一笑,恍如无边春光一时乍现,美不胜收。
“姐姐,我叫王炎,我妹妹双儿叫王双,看姐姐的服饰,应该是来自于南朝吧。”萧琰感觉这女子不相信他们是兄妹,便故意试探地问,一方面也是为了转移她的视线。
青衣女子点点头说:“嗯,不错,你倒有眼光,我的确是来自南朝,我叫文娟,很高兴能认识你们,王炎、王双,很好很好!”
“文娟姐姐!”王双向文娟抱拳行礼,这在南朝是最普通的礼仪,适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萧琰却愣在一旁,他忽然记起,三年前,文侍郎的女儿文娟小姐和江南才子莫连凤大婚,就在当天晚上,天籁魔音响起,然后,文娟小姐便失踪了。时人都说琴魔穷凶极恶,掳走了新嫁娘,可是,萧琰事后却听说,风流成性的大才子莫连凤早就另有所好,玉姨出手,只不过是避免她所托非人而已。难道眼前的这名绝色女子竟然是如玉阿姨救走的文娟小姐。
啊,一想到眼前的女子竟然是如玉阿姨的弟子,萧琰不禁心头狂喜,这一切难道是真的吗?
可是,不对呀,文娟小姐号称是南朝最娇小玲珑的美女,身材应该不是很高才是,而眼前的青衣女子亭亭玉立,显然和娇小玲珑对不上号呀,难道是另外一个名字相同的人。萧琰在南朝京师长大,虽然他很少在外面走动,但是京师八大美女却是人所共知的,特别是如玉掳走八美以后,更是变相地增加了她们的知名度,所以他对于八美的长相,也是略有耳闻。
“王炎小弟弟,你怎么啦,是不是觉得姐姐很像你的一个熟人呢?”文娟笑着对萧琰说。
“哦,不,不是,我好像听说过姐姐这个名字,只是一时又想不起来了。”萧琰赶紧掩饰,“也许这世上同名的人太多了吧。”
“呵呵,小弟弟,如果我能成为你的故人,固所愿也。”文娟忽然眉头紧蹙,“我和你们一见如故,本想和你们好好叙叙,无奈,有几个很没趣的人非要来缠着我,我懒得理他们,只能暂时避开了,他们来的倒是挺快,两位小友,他日有缘,我们再见!”
文娟说完,转身便走,只见她青衫轻扬,飘飘若仙,顷刻间便身形渺渺,再看时,只见长草漫漫,哪里还有她的踪影。
“凤舞九天,是凤舞九天。”萧琰痴痴地望着文娟远去的方向,忽然兴奋地说:“双儿,你知道吗,文娟姐姐所使的心法正是如玉阿姨的凤舞九天,难道她真的是如玉阿姨身边的文娟姐姐吗?”
请看:
第七十一章再遇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