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家吃过一顿饱饭,到下晌姐妹三人离开时,田大姨让方大牛套了牛车,先拉她们姐妹去到镇上,按照方子捡了几副药,然后再回东山村,车上还装了一袋二十斤杂粮面,是粟谷和高梁以及少量麦子混在一起碾碎合成的,田大姨用这种面蒸窝窝头,很好吃,想节省的话也可以煮糊糊,比冯家日常煮的黑面糊糊好得多了
冯家只有七八亩田养那么多人,田大姨家十二亩好田,旱地也有七八亩,两个女儿又都出嫁了,只五口人粮食管够吃还能卖些,今年便是秋收蝗灾无收,光靠夏粮她家也不缺吃的,田大姨对锦绣姐妹说:这袋粮食不用说进门就会被你奶收走,但她好歹得拿这些面煮一两顿好的给你娘吃等以后大姨每年怎么省也能省出你们母女半年粮
锦绣十分感激,心里叹息:田氏有这么好个大姐,怎么就不懂抱大腿咧
来的时候累死累活,回去却有牛车坐,锦玉、锦云两个舒服得直打瞌睡,不过也难为她们,小小年纪夜里就不能睡个囫囵觉,得轮流起来照顾生病的田氏。
锦绣让她们伏在面袋上睡,自己和表弟方大牛闲聊起来。
比起外界消息一概不通的锦玉和锦云,在邻村读过几年私塾,又经常去镇上走动的方大牛知道的事情可太多了
锦绣这才了解到:这个年代叫大夏,国号康德,皇帝复姓南宫,南宫皇朝已历经二百多年当今在位三十六载,先太子去世多年,刚刚册立了新太子,是战功赫赫的六皇子
锦绣问方大牛:“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方大牛道:“咱们兴福县城衙门那条街有布告,县官亲自出来念给大家听的,普天同庆啊我去我二姐家住了几天,刚好听到了哦,我二姐就是你二表姐,她嫁在县城”
“是这样啊,那县城离咱们这儿远不远”
“不算远,就二十多里路。嗯,离你家是远了点你家到镇上十几里,再往县城去,可不就要三十多里。”
锦绣摸了摸耳朵,东山村到方石镇才十几里么怎么感觉好远,早上她跟着两个妹妹走得累死,总也不到
流木村就在方石镇边上,所以,从流木村到东山村也是十几里,牛车走着走着很快就到了。
牛车进到村里,村道上过往的人看见锦绣姐妹几个坐着牛车回来,都好奇地问一两句,锦绣特意大声说:“我们去大姨家借粮食,这是我方家表弟,送我们回家来了”
村里大婶大嫂们听了,就议论起来:“田氏病得越来越重,听刘婶子说,冯老奶不但不给钱买药,连一口好吃的都不舍得给,那大碴子黑糊糊病人哪里咽得下啊”
“你看看牛车上那袋米粮,还有几副药包,总归是骨肉相连的亲姐妹好啊”
“就是,还得锦绣大姨给了钱才能买到药,唉”
“冯老奶母女几个太厉害了,样样克扣,怪人家田氏不生儿子,秀才老爷都兼给二房了,那二房小梁氏长得妖精似的,把秀才老爷看得死紧,分明就是不想田氏生儿子这样一来,等那三个闺女全部出嫁,这家当还不都是她冯老奶亲生孙子的”
“哎呀,你一说,还真是这样的呢”
“可不就是么”
“那老婆子也太毒了怎么说田氏也替冯家生了三个闺女,一嫁进冯家就辛辛苦苦干活,白天下田,夜里搓麻线,大着肚子也不得闲,生完孩子才几天就下地干活这过的什么日子哟,我可是受不了”
“谁受得了咱们村也就她们冯家这样儿,平白无故搞什么兼祧这是有万贯家财没人继承呢还是怎么地穷得饭吃不饱,净瞎折腾”
村道上石板凹凸不平,牛车得慢慢行走,锦绣把那些议论一句句听进了耳里。
牛车在冯家院门前停下,方大牛扛着面袋进了院子,果不其然,被冯梁氏拦下,皮笑肉不笑地和方大牛说了两句话,就拉着他直接把面袋扛正屋去了。
冯家院落挺大的,中间空地足有一亩多宽,夯实了地面,往常打回来谷物麦子什么的就堆放在那里脱粒。五间正屋和七间东厢房全是泥坯墙盖着黑瓦,是冯老头、冯梁氏和他们所生子女住的,田氏原先跟着冯进也能占住正屋一眼瓦房,后来要迎娶梁氏,那眼房改做洞房,田氏母女就被挤到西厢两间茅草屋里去住。
西厢除了田氏母女的两间茅草屋,过去就是柴草棚,再过去是牲口棚和圈养鸡鸭的地方。
锦玉锦云看到面袋被冯梁氏拦截了去,难过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锦绣安抚地拍拍她们,没有作声,反正那面袋要真扛到西屋,她们也没法弄熟了吃冯梁氏以西屋是茅草屋防走水为由,不准她们随便烧火,连盛水喝的碗都只有两只,锅就更加不会有厨房统一煮饭统一分食物,你赶不上趟那就没得吃晚上的热水嘛,只给半桶,说是家里柴草不多,不准浪费
而那柴草棚里推放的柴木,哪一根不是锦绣姐妹从山上打回来的
冯梁氏在家倒也罢了,她只要走出院门,厨房是要被锁起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粮食有什么用
田大姨给那么多米面,只希望今晚和明天田氏能喝上一口带点粮食味道的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