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那么快?”伍长青不相信的道。
“至少快一倍不止。”两人说着话已进了延辉楼大厅,见的伍秉鉴迎出来,两人连忙快步上前见礼,伍秉鉴摆了摆手道:“不用拘礼,坐。”
落座之后,伍秉鉴才道:“知足有急事?”
“算不上急事。”易知足含笑道:“在船上想起点事,正好顺路,就过来了。”顿了顿,他接着道:“护商团是以元奇的名义组建的,护商团官兵自然也是元奇的一份子,享受元奇的一应待遇,包括顶身股。护商团五百人的规模只是起步,明年,朝廷一旦厉行禁烟,护商团就会或明或暗的扩大规模,再加上四艘战舰上的官兵,怕是要突破三千......。”
总督府既然允许元奇组建护商团,情形也就为之一变,明一千暗一千,这不是什么难事,伍秉鉴虽说不希望爆战争,但在战争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自保或是尽量避免广州成为战场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对于易知足不遗余力的帮助虎门扩建炮台更换火炮,他是极力赞成的,护商团扩军,他自然不会反对,但涉及到顶身股,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知足是打算让所有官兵都顶上身股?”
“那倒不必。”易知足道:“不过,数目太少,起不到激励的效果,也稳定不了军心,估摸着,两三成是要的。”
这是元奇的私军,让两三成官兵顶上身股确实有必要,可就算只以两成算,那也是六百人,这可不是小数目,伍秉鉴点了点头,道:“知足担心身股太多,摊薄了分红?但护商团不实行顶身股制度,又难以稳定军心。”
易知足坦然道:“平湖公明鉴。”
“身股能否只给予护商团中的官员?”伍长青道:“如此一来,这人数就大为减少。”
“不行。”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官兵必须一视同仁,否则护商团就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别说一个月一块大洋,就是两块大洋,也吸引不了人,真正吸引人的是元奇的身股。”
伍秉鉴看了他一眼,道:“知足该不会是来给老朽出难题的吧,别藏着掖着,说说你的想法。”
微微笑了笑,易知足才道:“元奇义学和护商团从短期来看,都是赔钱的买卖,与东煌丝业公司和长乐机器制造厂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两者却是必不可少的,义学是为元奇培养和输送人才,元奇日后能走多远,能有多大规模,取决于义学办的好坏。
护商团不仅是为元奇保驾护航,也是元奇向外扩张的武力保障,元奇不论是向国内扩张还是向国外扩张,必要的武装力量都必不可少,一旦元奇坐大,朝廷不仅不会保护,反而还会极力打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