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凌云智一行16人决定南下虎山,韩皓心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决定亲自到江州火车站迎接这些汽车人才的到来。?
知识就是力量,自己不会的东西可以找专家帮忙,这是韩皓从摩托车展中得到的领悟。
这些来自一汽的人才,就是他现在最缺乏的专家,所以对投奔华夏厂的人,韩皓都准备了丰厚条件优待。
在汽车厂地址上,最先动工的并不是生产车间和办公楼,而是专门用来安置人才的专家楼。一室一厅配备独立卫生间,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打扫提供洗衣服务,犹如正规的旅店。可以让专家们住得安心,免除后顾之忧。工资待遇方面,至少是一汽方面的3倍,能让专家们在虎山过上体面的生活。
奋斗精神要讲,但不能光让马跑而不给其吃草。千金买马骨,韩皓深知汽车领域比摩托车要更加艰难,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实现既定目标,需要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来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我们这16杆枪就像当时革命游击队传播火种,把共和国的汽车之火传递到南方,将来星火燎原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其中一位退休的动机专家若有所思地说道。
离开一汽越远,就越想念一汽的时光,一行人从刚上车的兴奋,到后来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一汽掌门人耿秋波终于还是批准了凌云智等人的辞呈,当时他再怎么火大不理解,但念在这些人是一汽一手培养出来的孩子,还是留了情面没有按开除处理。在离开前,耿秋波还托了人带话给凌云智,如果混得不好一汽的大门随时打开,欢迎他们回家。
“陈老,当初您参加过援建二汽的会战,现在咱们照葫芦画瓢,说不定搞个四汽出来!”
凌云智是一行人中的头,他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故意提出了四汽的目标。
为何是四汽呢?
因为在汽车业内还有三汽的说法,在1977年国务院曾出建设第三汽车制造厂的文件。
当时国家的重工业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感觉国内在重型汽车领域几乎一片空白,许多大型工程需要大运量的重型汽车却无法配套。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决定集中全国力量像建设一汽、二汽般兴建三汽,专门生产重型汽车。
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向全世界的重型汽车企业出了英雄帖,打算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一步到位赶上国际重卡先进水平。最终来自奥地利的斯太尔汽车中标,完整转让斯太尔91系列重卡的全套知识产权合同。并由奥地利政府提供低息贷款给中国购买相关生产设备,还同意中国将来用生产出来的重型汽车抵扣贷款。
这对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属于双赢的策略,国家不需要动用外汇,只要采用斯太尔技术,不但能得到急需的重卡技术,还能将来只用产品还债。
后来经过进一步论证,三汽的建设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决定下马,便组建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来替代,把国家所有的重型汽车生产企业搞在一起联营,共同消化斯太尔的91系列重卡技术。这就是中国重汽的成立过程,所以一般业内人也把重汽称之为三汽。
“对,咱们混得不好也没脸回一汽了!所以要搞就搞个大的,中国四汽即将在我们手中诞生!”
一群人很快被四汽这个概念弄得热血沸腾,因为能毅然抛下家庭孤身前往江南,无一不是中国汽车业的理想主义者。
经过4o多个小时的奔波,幸好还都是硬卧,不然如此长时间的旅行着实让几位退休的老专家吃不消。
韩皓带着余航等人一起,买了站台票来到站台来迎接这群华夏汽车的奋斗先驱。
再次见到凌云智,韩皓现他理了平头,高大的身材犹如一座山峰般雄厚,给人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