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善的军队忽然出现在锦州城外之时,赵率教并没有慌张,他先向孙承宗出军报,告知代善进攻锦州城,后从容不迫的指挥部队迎战。
锦州城中有六万守军,在连绵数百里的防线上,仍有四万守军,这也是赵率教没有慌张的资本,众所周知,这六万守军可谓是大明最精锐的边军,常年与蒙古后金作战,熟悉游牧民族的攻城方式,最为重要的是他们见惯了鲜血与生死,不会心生怯意。
赵率教十分清楚,皇太极攻击宁远城,就是要再度打压明军的防线,若是破了宁远,南北防线便会少了一个屯兵之处,来往支援不便,还能打击大明朝廷的信心,而赵率教深知,军心比什么都重要,孙承宗来到辽东,总理所有军务内政,再加上朝廷对辽东越重视,真金白银的投入,边军涣散许久的军心渐渐收拢,若这场战事败了,朝廷还会那般重视辽东体系的兵马吗?孙大人还能继续留在辽东吗?这一切都是未知,怎样才能打破危局,便是获得一场胜利,即便这场胜利是用鲜血与生命堆积而成,这是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而大明与皇上都需要这样一场胜利,来建立朝廷的威信与皇上的威严,当然这一点,袁崇焕也意识不到,这也是袁崇焕与赵率教两个人最大的不同。
将才看一时这胜,而帅才却看长久之利。
代善接连攻了多日,但锦州城依然屹立不倒,最后的耐心也渐渐瓦解,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蒙古五万骑兵的到来,等他收到探子来报的时候,五万蒙古精锐骑兵,已从大草原的深处袭奔而来,屯兵与离锦州城不足二十里处,而明军已经派出将校接应,这样算上西部防线的十三万明军,再加上五万蒙古精锐,他的这五万兵马,将要面对十八万的军马,而且此时己方状态还是久战不下,士气不高之时,本来是援军的莽古尔泰却迟迟没有支援到位,这让代善更加着急,只能不停催促莽古尔泰,话说这莽古尔泰早三日就有战报说要前来增援,可不知为何,此时还没有到锦州,这三日的时光,就算是用走的也该到了锦州了。
莽古尔泰还没有到达锦州的原因是有一些小心思在里面,在后金军队中他的地位比之代善丝毫不差,这次后金兴全国之兵,意图打破明国寄予厚望的辽东防线,在这场战斗中,代善带领精锐士兵五万,在锦州城外,猛攻锦州,皇太极大军压制宁远城,而让莽古尔泰在这场战争中成为一个小角色,这是莽古尔泰无法接受的,他有机会领兵出去,当然要建些功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