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军在左翼是防守为主,毕竟这兵力有限,无力进军江原道,但好在有努尔哈赤的建州军在日军后方机动作战,江原道的日军,想要包夹明军,但却令自己陷入两线作战。
可见加藤清正的建议其实也没错,若是不先挡住努尔哈赤的建州军,想要袭击明军后方是非常难的。
好在他们兵力是有绝对优势得,即便是两线作战,也是打得有来有回。
努尔哈赤原本不想在朝鲜损失太多兵马,但如今他也得认真面对,因为他也现,日军可也不是白给的。
然而,就在这焦灼的时刻,万历的圣旨突然抵达前线。
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
明军顿时是士气高昂。
真心就没有人念家!
这都还没有打完,额外赏金就已经到位,这打完之后,那得赏多少,况且明军将士知道咱们都还没有使全力,而且打到如今,后勤一直都非常给力,谁愿意离开。
而与此同时,朝鲜义军方面也得到极大的鼓舞。
朱翊鏐已经安排船只,给一些靠近海岸的朝鲜义军,以及朝鲜水师送一些物资和粮食。
义军疯狂在后面破坏日军的后勤,而日军主力又压在前线,导致后勤开始显得非常乏力,造成江原道的日军是非常迫切的想取得胜利,结果忙中出错,被吴惟忠、李如梅、努尔哈赤抓住机会,连续打了个防守反击,一举占据江原道铁原郡等几个重镇。
而日军只能被迫撤到临近京畿地的春川,如今变成江原道的日军是在掩护汉阳的右翼,同时他们也传信汉阳,这边补给已经难以维持三个军团主力。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要往后撤。
而汉阳这边虽然是坚如磐石,迫使明军只能放弃攻城的想法。
方逢时、吴惟忠都认为强攻汉阳太大了,不管是对朝鲜,还是对明军而言,他们只是围而不攻,就看谁耗得起呗。
小西行长与黑田长政就觉得守在这里也没有太多意义,他们也出不去,出门就被打。
不过小西行长到底是一个商人,撤退也得捞一点好处,于是他又写了一封信给方逢时。
小西行长在信上是责怪大明和朝鲜,表示这场战争皆因你们而起,你们不是正义的,就是因为你们大明没有一视同仁,区别对待朝鲜和我们日本。
我们日本也在大明朝贡体系之内,但是大明的商品都得先经过朝鲜,才能够抵达日本,朝鲜还屡屡借着贸易的优势压榨我们日本,逼得我主出兵朝鲜。
这看似责骂,其实是在撒娇。
我们都是你儿子,你却偏爱一个,难道我就不是亲生的吗?
这我当然有脾气啊!
其实他说得是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明朝一度禁海,即便后来隆庆开关,月港离日本到底太远了,而朝鲜与大明陆地相连,明朝禁海,朝鲜是占了大便宜,他们想尽办法从大明国内换取货物,然后卖给日本、弗朗机。
可日本认为,就朝鲜那德行,他凭什么得到这么多好处?
他哪一点比我强。
小西行长的意思就是要日本取代朝鲜的朝贡地位。
这封信倒是令方逢时有些吃不住,我堂堂大统帅,你小子竟然跑来跟我撒娇,这尼玛真是......!
于是方逢时将这事甩给沈一贯。
沈一贯是知道郭淡是要跟日本贸易的,于是他回了封信给小西行长,先是一番责骂,你这忽悠谁呢,那“大唐关白”是几个意思?
丰臣秀吉未必还是唐太宗转世?
不过信尾他又说明,大明已经开放贸易,届时将会一视同仁。
小西行长赶紧表示愿意以撤出汉阳为条件,交换与大明谈判的机会,因为之前方逢时就不跟他们谈。
这小聪明可真是气坏了明军上下,方逢时直接回了他们一封信,大意就是,你们可千万别撤,我们一定要打进去。
方逢时还是那句话,谈判可以,但必须要等到日军全部撤出朝鲜,我们才会跟你们谈。
如今这局势,不可能跟他们谈,明朝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怎么可能跟侵略者谈判。
朝鲜上下得知此事,那都是无比激动,朝鲜大臣甚至扬言要反攻日本,血债血偿。
这弄得小西行长尴尬无比,他倒是想退,自从平壤退出,他就不想打了,因为他打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但问题是日本国内的情况,也令他没法退啊!
日军的几个统帅于是又召开一场会议,要撤就彻底一点,直接放弃江原道,忠清道,退到最后面临近日本的全罗道和庆尚道,以求减轻后勤的压力,但目的还要以战逼和。
跟大明死咬,看谁耗得起。
根据目前的战局,他们不是抵挡不住,而是补给跟不上,战线太长不说,还有义军在后面添乱。
认输是不可能的。
不过临走之前,小西行长还想了一个坏招,就是将老儒妇幼都给朝鲜送去,以此来增加明军的负担,而青壮年、工匠就全部带走。
自此,在明军帮助下,朝鲜收复了六道,就只剩下全罗道和庆尚道。
同时攻防转换。
日军采取全面龟缩,要不跟我们谈,我们是绝不离开的。
而明军方面是你们要不走,我们就绝不谈。
明军大帐。
吴惟忠皱眉道:“倭军这一撤,倒真是令我军有些进退维谷,虽然目前后勤已经不成问题,但是要进攻全罗道和庆尚道,补给线又会拉长,而且倭军防守还是有一套的,若是强攻的话,可能会令我们损失惨重。”
李如松嘀咕道:“当时我就建议将汉阳城夷为平地,也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
吴惟忠道:“那也只是将汉阳城夷为平地,这人可是活得,以倭军的兵力,要想在汉阳全歼倭军主力,那也非常困难的,他们要撤,咱们其实也留不住。”
方逢时点点头,道:“以陆军去强攻,代价太大,还是要动用水师,截断日军海上的补给线,以此来逼迫日军彻底撤出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