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夜幕来势汹汹,夜枭诡异的叫声,给月光平添了几分凌厉。
郓王、公主他们来得晚,已经过了寺里的晚粥时间,寺里另给他们做了晚粥,还比僧人多添了面饼。
见木蓝、白英她们提着灯笼来寻,萱儿便于皇叔告别,回了山边小院。
回了正殿,李雪晴忍不住叹了口气说:
“想不到,棣王如此和善,回答您的问题,一直都那样有耐心。他对您那才叫做亲叔叔,不像我们李氏......若是当初我亲爹还在世,叔叔们怎敢将我推进那扇,进得、出不得的宫门?”
李萱儿握住了她的手,柔声道:“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对不对?”
“不,您不知道,”李雪晴却摇摇头说:
“在司农寺,我们看到的是,长安城看似繁华,但不过是易散烟花。京畿道种出来的粮食,从来就不够自给自足,圣上又放任藩镇不缴粮,一旦有战乱,藩镇可以拥兵自守,而京城断了粮道,根本坚持不了几日。”
李萱儿心中一震,这个道理,连一位小女官都看得出来,难道父亲看不出来?就像十七皇叔所说,“人人都夸你父亲是盛世明君”,可是......
两人刚喝完粥,杨怀信笑眯眯的拿了两个红纱灯过来。
罩在灯笼上的纱非常薄,里外两层,里白外红,白纱显得烛光更亮,红纱让烛光更妙曼,挡风性能也更好,灯笼下还特别亮。
“公主,这对灯笼是专门给您做的。其余的都送到南台顶去了,后天您上南台金顶寺,便能看到。”
李萱儿高兴的提着一个灯笼就往外走。
“公主,太晚了,您就别出去了,我刚才还听到外面有狼叫。”木香劝道。
“没事,有狼也不会到寺院来,再说,还有杨将军呢。我灯笼拿去给兄长看。”
杨怀信赶紧提着另一个灯笼,跟着公主出了院子。出了院子前面的小路,就到郓王住的禅房,再过去,就是棣王。
李萱儿刚要转弯,忽然看见一个人从兄长住的小院里走出来,站在门口,想走不走。
她急忙拉住杨怀信,两人把灯笼吹灭了。她将自己拿着的灯笼塞到杨怀信手上,指指她们住的院子,又指指自己站的地方。
杨怀信有些为难,他不想离开公主,可那两个灯笼又特殊,放在地上被人看见,一看就知道是公主。再看看门口那人,还站在那里不动。
李萱儿又推了推他,他只好拿着两个灯笼飞快的往回跑。
哪知他刚跑,门口那披着斗篷的人便走了。一阵大风吹过,把斗篷的帽子给吹了下来,那人赶紧拉好帽子,低头小跑起来。
就这一瞬,萱儿已经看清,那人就是郭青澜!
那边是十七皇叔住的禅房,她若是勾搭十七皇叔,李萱儿没什么兴趣。万一是她不是勾搭,是勾结呢?
李萱儿想弄清这一点,她顾不上等杨怀信回来,顺着墙边的阴影跟了过去。屋顶上两人,把这一切尽收眼底。
郭青澜到了紫竹林,并不是没有努力过,只不过李温还是那么不冷不热,并没有松口。
她今天下车的时候看了看,来的世家子弟还不少,最出众的是郑、崔二位翰林,当然,三十五岁只有一王妃、一孺人,风流倜傥的棣王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