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读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蛇传(上)

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蛇传(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富弼也在怀疑,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吗?

郑朗却在认真的想。论到选人,郑朗未必做到百分之百的选好人才,虽史书有记载,可人才有一个成长的经历,比如司马光与王安石,再教两三年,还会是历史上的司马光与王安石吗?

至少他们渐渐在学会变通。

史书记载也有误差,宋史是最不可相信的历史,只能一边看史书一边去想,才能看出一些勉强的真相。篡改得太多了,还美其名曰,为君子讳。

借鉴作用还是有的,至少眼前几个人,没有一人“识人”之能超出想了很久,却是茫然。

富弼狐疑地问:“有这样的人吗?”

“有,”郑朗答道。

往后有童贯,非是蔡京,史书将童贯列入北宋末六贼过了。童贯实际没有作多少恶,与契丹人那一战失败多种原因,所用西军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战役打得频繁,象宋太宗率兵拿下后汉后又攻打幽州一样,是宋朝最强的军队,可是一/ 支疲军。藐视了契丹人。契丹那边是辽国末最强的大将耶律大石,军队是哀军。又憎恨宋朝短视与乘火打劫,于是集所有力量于一战之中。

打过了投降的投降契丹,逃跑的逃到西域。宋朝悲催了。

其实童贯在这之前还是可圈可点的,败吐蕃与党项,虽败,也为宋朝培养了许多将领,包括韩世忠等绝世名将都是从他的西军中走出来此人最是适不过。

还有一个人,非是张元吴昊,他们是极度的个人主义,能哄人骗人诈人,能无耻不要脸,有才能,会变通,可对宋朝不会忠心。这是重要的前提。还能吃苦·也不合适。然而另一个人却很合适,李元昊,若他不是党项人,而是宋人·又是一个极度的民族主义者,此一行,会成为最佳的人选。

这是一个假设。

想了半天,只好叹了一口气:“只好再次牵就。”

将就一下了,就是将就,也非他所愿。

“吃饭吧,”郑朗招呼道。

古人吃饭时食不语。

郑家也未必做到·有时候也说话,但有外客在的时候,绝对的食不语。

富弼前来询问,结果什么也没有问着,反而在心中产生更大的谜团,郁闷万分地回去。

第二天交接。

一般交接都很顺利,这是官场的游戏规则,你对别人挑剔·早晚别人也对你挑剔。除非你升迁,前途无量,后面交接的官员为了巴结′才不敢作声。但交接心情各自不一,就怕接任的是糊涂官,那会留下来一笔烂摊子。

最高兴的是接任郑朗这样能吏留下的摊子,基本为你摆平,上任后萧规曹随即可。可也有一些官中傻不叽叽的,想扫除百姓对前任的印记,于是想着法子标新立异,反给地方上带来许多弊端。

总体情况还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视内政的国度,有许多官吏不好·可敢逼得百姓天怒人怨的并不多。比如盐户,虽然过得很苦,还有一条活路,能勉强维着着温饱,才是盐户一直没有出大事的原因。

郑朗看了看,不算好的·也不算差。

一个打酱油的官员,指望他会留下多好的摊子给你,是不可能的。也不算太恶劣,若不是钱塘江崩堤一事,郑回有可能会在官场上走得更远,而不象现在默默无闻。看一看杭州曾经的知府或者将来的知府,出过多少鼎鼎大名的官吏?

看了看账册,与实物,也没有刁难,就是不对,郑朗也不会刁难,顺利交接,还亲自将他送到大运河边。又写了一份奏折,用加急送向京城,不仅向赵祯求要这个真小人,还有另外的一批人,这些人得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杭州。顺便还有推荐范仲淹的那份奏折。

然后对富弼说道:“富兄,杭州的事务暂时交给你了,我下去转一转。”

“你要转多久?”

“一个来月吧。”

富弼有些晕,是你是知府,还是我是知府。

郑朗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富兄,别人不敢说,以君之能,即便接任杭州知府,才能也绰绰有余。本来不想劳烦富兄,可我答应过陛下,不下去转转不行哪。”

说着留下很无语的富弼,离开杭州城。

如果不担心富弼的“君子气”发作,其实朝廷让富弼前来,郑朗很欢迎的,这些年富弼担任过知县,数州官吏,并且做过绛州与郓州通判,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至于官员的才干与德操,连富弼不相信,那么满朝官员能让郑朗相信的官员不会超过十个。

不想大动作,仅凭富弼就可以将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不放心是的几个新进士。

但现在好坏看不出来,先下去做一个大约的了解。速度快,用走马观花式地进行考察。

王安石与严荣看到一些弊端,但郑朗不仅看弊端,更要看各县的长首先是山多,不是大山,多是丘陵,从杭州城开始,在杭州周围就存在着许多低矮的丘陵地带。但因为水力资源发达,每一个山上皆长满了树木竹果。

先从钱塘到富阳。

山更多起来,不过山清水秀,作为风景还是不错的,另外还看了赤亭山的纸坊。

宋朝重文,印刷业日渐发达,书本价格降了下来,可对纸张需求最大。于是百姓以麻、竹、桑皮、藤、苔、麦茎、稻杆与楮皮为材料制作纸张。宋朝官场公文多是用麻纸,不过其他材料也出名纸,如歙州以楮皮为材料制做的龙须纸,还有两浙以藤制做的藤纸。其中剡溪藤纸最佳,杭州也有名藤纸,余杭由拳村产的由拳纸便是用古藤制作的。富阳的赤亭山与小井等地,也产藤纸。

此时不是造纸的最佳时季,因为纸张除原材料外,还有一个关健因素,水。

水越清越好,甚至为了取清水·于冬季敲冰取水造纸。此时水乃最清澈之时,又称为敲冰纸。

郑朗到作坊时,正好看到几名工匠用手抄起纸浆,抹于墙壁上·用木模抹平,借着七月的大太阳,一会儿就能晾干,一张几丈长的长幅白纸就出现了。

没有想到知府会亲自前来,坊主不知所措地迎出来。

“你们忙,本官只是看一看。”郑朗态度温和地说。

个坊主大约很老实,作坊规模也不大·收益不算高,所以穿着很普通,一张脸上起满了皱纹。

又去指挥。

坊里只有六七人,甚至还有两名fù女,大约是作坊主的家人。再聘请几个短工,个小作坊出来了。

主手的还是这个作坊主。

看了看,作坊主可能觉得这样不大好,又跑回来道:“郑知府·小的倒一杯茶给你喝。”

郑朗很满意,不是以前到太平州,岁数小·长得又nèn,让自己有时很无语。如今年龄跟上来,不会象以前那样到哪儿都会引发一片大惊小怪。

温和地说道:“有劳大郎。”

“那敢,那敢,”作坊主高兴地回到后面准备茶叶,又细心的烧水这不是麻烦,是荣幸。

郑朗坐在短凳上与他搭着话,问:“一年此坊收益几何?”

“不多,赤亭山纸没有由拳纸有名,商人压得紧·还要赋税,但也勉强一年能得七八十贯。”

“那也不错。”

“但是郑知府,很苦啊,你看小的这手,客人们都喜欢敲冰纸,于是一年作坊收益全部冰封之时。为满足客人的需要·全部在冰冻时凿冰取水,”说着张开一双长满老蚕的大手,手上开了许多皴口。这是天冷时,为了捣碎古藤,双手浸在冷水里留下的证据。说完了,又叹了一口气,看着满山的树竹藤草,道:“可山多地少,不靠它谋生,又能如何?”

郑朗也眺望着远处的莽苍的山林,久久不语,然后对刘知县问道:“杭州可有人制作竹纸?”

刘知县茫然地摇了摇头。

富阳造纸的人家很多,可全部在造藤纸,用竹子造纸的有,那是其他地方,比如福建,然而富阳一家也没有。

郑朗又低头想了一下,心中道,那史书记载就是对的了,天下竹氏最有名的是四川夹江竹纸与富阳竹纸,一是竹料优,二是水质好。但富阳竹纸出现的时间还有些晚,要在南宋。

现在的竹纸工艺也很落后,不能密写,好象越州已经有人在用竹子造纸,与两浙的稻草纸一样,因为质粗,附加价值不高。

但好的竹纸是怎么做的?

在脑海里仔细地回想。

不能凭借史书里记载,那只是大略的记载,到实际当中,却有许多更复杂的程序,才能制造出让世界叹服的富阳竹纸。这是他想的,能使竹纸工艺达到明清时的工艺,已经很了不得。

茶已煮好,作坊主小心地说道:“是粗茶。”

“无妨,是茶就好。”

又温和的攀谈几句,方才离开。

接着又到新城,山区地形更多,虽有杭州大都市之利,老百姓生活都不大好。这是无奈,山区百姓生活永远赶不上平原地带。与苏舜钦交谈几句,说了一会儿诗,又写了几行字,是交流的。

郑朗道:“苏兄,比诗我不及你。”

“不敢,郑知府谦逊了。”苏舜钦道,这是发自内心的,从郑朗进京时,苏舜钦对郑朗就一直抱有好感。

“是不及你,我分心太多,连琴渐渐放了下来,如何有长进。”

“我倒想分这个心……”

“眼下就是一个机会,君不是庞统,脚踏实地将新城治理好,至少有我在,不会抹杀你的政绩。”

“但是这山……”

“有山有林有河,还有湖泊,就是宝贝,看你如何利用。并且它不是夔州那些大山,这里离杭州近,一个独天独厚的条件都利用不好,何谈远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