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读小说 > 民国枭雄 > 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个舞台

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个舞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也是〖日〗本陆士毕业的,应该知道日军炮火凶猛,一线阵地布置火力密度大不要紧,部队不要摆太多。”许崇智听着提醒了一句,冯家俊笑道:“师座放心,卑职在芜湖陆大进修半年,这些都是记得的。”

“这就好,军情局的情报说,日军来了一个师团又一个混成旅团,你部压力巨大,要想长期坚守,在兵力使用上就必须谨慎。”

两人快速来到炮兵设置的观察哨,德制蔡司高倍炮镜之下,清楚的看见日军在集结。冯家俊看了一会便问观察哨的一个炮兵少尉:“这个距离,炮兵够的着够不着?”

“应该能够的着。”少尉回答之后,看了一眼许崇智。

许崇智听了笑道:“我炮兵团射程近九千米,现在炮团所处的位置,即便是日军重炮想压制,也够不着。现在这个诱饵太小了,炮团不要轻举妄动。”

冯家俊听了楞了一下笑道:“我明白了,师座的意思是等日军的山炮位置暴露了,炮团可以打掉日军的山炮阵地。”日军的明治四十一年山炮只有四千多米的射程,当年在徐州,张勋就吃过这个亏。陆大的教材里,就有这个案例。方大帅山寨博福斯山炮,真是用心良苦了。当然,这也建立在德国人工业能力足够的基础上,否则有再好的火炮设计也白搭。

抛开战局不提,另外一个舞台上也正在激烈的上演。

各地学生迸出强烈的爱国情绪,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爱国商人呼吁抵制日货。民国政府虽然没有形成明文,但是私下里存在一个潜规则,这一次战争过程中,凡不能配合政府动员民气者,都是下下台滚蛋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出了反战的声音,呼吁和谈解决问题。此人正是民党后起之秀汪精卫,其撰文刊登于民立报称:“战者,万乘之存亡也。日乃工业强国,民国初立,武备不修,此战高下可见。国民多愚昧者,不知此中厉害,庙堂诸君敢忘庚子之变乎?”

此文全方位对比了中日之间的实力,得出中日一旦全面开战,〖中〗国必然战败的结论。并称:且英日有盟约在身,中日之战,可曾顾虑英国之态度?为今之计,应借英法美等国之手,调停中日争端为上策。

此文一出,全国反响强烈。赞同者有之,激烈反对者有之。民国之初没有舆论管制,报纸可以随便说话,也没人找上门请喝茶。汪精卫的文章,确实代表了相当数量的当今所谓精英人士的观点。

民党领孙文,在〖日〗本再次通电称: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当以和为贵,双方都应以冷静之态度,协商解决青岛问题。孙之通电声明,不论是否出自其手笔,反正在国内遭到了一些文人墨客的口诛笔伐。

民国祢衡章太炎(章炳麟)撰文于《民国时报》,称:倭寇犯境,值此全民分期抗击之秋,孙姓竖子藏于倭境不归不论,竟大放厥词,……。章太炎一顿乱喷,把孙骂的狗血淋头。然后开始翻旧账,从当年倒孙的种种质疑开始,到现在助纣为虐的恶行。最后得出结论,称孙为“古往今来第一伪君子!以**之名,行卖国之实。国人当群起而讨之!”

章太炎骂人的把式精湛,一片文章写的是字字如刀,生生把孙文定性为一个卖国贼。因为是在官方的报纸上刊登的文章,所以下面有编者按:此一家之言,不代表政府的态度。

文人在报纸打嘴仗,这算是民国的一大特色了。章太炎开喷,梁启超也不闲着,在他自己办的报纸上撰文,点评时事。就青岛之战,梁启超的态度还是很坚定,认为中德之间既然完成了移交,民国政府一再对外宣布。日人罔顾这一事实,强行对青岛用兵,此举无异于侵略。提到孙、汪,梁启超的态度相对客观一点,认为孙人在〖日〗本,可能受了蒙蔽。汪精卫瑞虽然在国内,但是他分析中日之实力对比,呼吁借英美法等国之手调停,也不失为解决之道。(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