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型已经乱了,好似一锅粥搅合在一起。
什么战略战术,全都没有了,有的只是拼杀,砍杀,冲杀,杀杀杀,杀得流血满地,杀得天昏地暗。
金军援兵陆续赶到,宋军步骑兵也是陆续赶到。
渐渐的由添油战术,变为了大混战。
上万人混战在一起,看着盔甲不一样,就搂头砍杀,弓箭射出。
渐渐地金军陷入了下风。
不是金军骑兵不精锐,只是金军数量太少了,两股金军合在一起,也仅仅是两万多人;而宋军两股大军合起来有四万多,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若是在平时,两万金军痛殴四万宋军,五万宋军,甚至是十万宋军也不是问题。
十几万大军交战,接触在一起,惨烈交锋的也仅仅是几千人而已,而剩下的军队更多是当替补,甚至是充当打酱油的。这几千人的胜败,决定整体战局的胜利。
可是随着这种添油战术,这种大混战的继续,宋金双方都是搅合在了一起,无处不在战,无处不在拼杀,没有打酱油的,也没有当替补的,有的只是奋勇冲杀,砍死敌人,或是被敌人砍死。
想要逃跑,只会死的更快;想要犹豫不前,也只会死的更快。
在这种大混战中,人数多的一方占据优势。
而此刻宋军步骑联合作战的优势,再度发挥了出来,宋军骑兵牵制金军骑兵,而步兵则是几人为一组,砍杀着马腿,或是绞杀着落马后的金军骑兵,或是砍杀着骑兵。
失去了速度后的金军骑兵,再也没有优势可言,逐渐的被消耗,越杀越少,越杀越是不利。
精锐一点点被平庸消耗。
“撤!”
一声令下,金军骑兵开始撤离。
只是激战中的撤离,很快的演化为溃败,金军溃败了。
参战的两万金军,最后仅仅有不足五千逃离而去。
宋军也仅仅是追杀了十里左右,就停了下来,主要是宋军骑兵损失惨重,想要追杀,扩大战果,也不可能了。
这一战宋军胜利了,是一场惨胜。
参战的宋军中,有三万多步兵,八千骑兵,几乎是动用了海军最大兵力。这一场拼杀下来,八千骑兵不足两千,伤筋动骨,再也无一战之力;而步兵则有一万多阵亡,更是损失了大量火器。
宋军战损远远高于金军,创敌一千,自损一千二。
从战术上说,宋军输了,因为伤亡数字超过金军。
可是从战略的角度上,宋军胜利了。
普通的士兵们,不懂得数学,也不懂得统计,也不懂得宋军死了多少人,只是知道战斗到最后,宋军追着金军打,金军亡命逃跑,宋军胜利了。
士兵们的胜败观念中,没有太多的花哨,考虑的东西也较少,只是知道输得一方跑路,赢得一方追杀。
从这个角度上,宋军胜利了,甚至是一场大捷。
而从金军的角度上,宋军也胜利了。
整个东北,人烟稀少,人口总计不过二百万人,女真拖家带口也不过五十万人。自从主力南下之后,整个东北兵力空虚,动用的兵力不足十万。而这十万中,仅仅有不到三万的女真兵,其余的多是契丹军、溪人军、汉人军等附属部队。
这一战拼杀下来,女真军损失惨重,机动兵力耗尽,只能是固守一些主要城池,还要全力压制一些蠢蠢欲动的异族军队,再也无力主动围剿登陆而上的宋军。
在金军前线主力没有回兵救援之前,宋军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可以随意在东北“打草谷”。
从这个角度上,宋军胜利了。
而这场胜利,更是让原本摇摆不定的高丽,做出了选择。
而这场胜利,代价也是惨重的。登陆的宋军骑兵,精锐耗尽,再也无法打草谷。而没有骑兵的掩护,在茫茫平原上,步兵处在极端不利条件下。而粮草供应不足,也成为了金军扩大战果,深入出击的最大障碍。
韩世忠多次想要,扬兵会宁城下,耀武扬威一方,哪怕是攻不破金军都城,也能吓一吓人,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吧!
最后全军退回船上,再次离开辽东。
整个辽东打草谷行动,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