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读小说 > 大明1617 > 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众正

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众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事确实易办。”史从质迟疑道:“也有利可图,但官府会坐视不理么?”

“我们凭本银买粮,愿买愿卖,官府凭什么管?”史从斌冷冷的道:“说和记阴谋造反,图谋不轨,好吧,咱们现在明面上与和记毫无关系,现在拿自己的银子出来做买卖,谁能说出什么不对的来?要说收粮,收的最多的还是京里的太监和勋贵,地方上来说,唐王,周王,福王,哪一家不拼了命的在收粮食?”

其实北方虽然有灾害,也年年缺粮,但基本上就是年前年后这一段时间粮食会有些紧张,朝廷稍微放点漕粮出来,物价也就平抑了。

但此次风波到如此地步,除了皇帝不太重视,朝廷本身也因为铲除阉党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和记大肆收粮,而且大量的太监勋贵包括皇亲和外地的亲藩们也都步步跟上的原故。

大量的北上的粮食被这些大鳄分批瓜分,根本就到不了京师,漕运路线最多到临清,而沙市到开封一路,和记希望史家能够拿出全部的实力,和诸多商人一起,替和记包圆这一路的粮食。

“真是大手笔……”其实粮食会越来越多,囤积起来的粮食迟早还是要卖的,到明年五月前后,不要说各处田地里的粮食都收获了,粮价自然会下降,就是野草瓜果一类,也足够叫人充饥饱腹,虽然营养不良在所难免,但到了夏初时也就很难再饿死人,粮价也会持续走低。

但就这数月左右的时间,和记打算要囤积的粮食会是相当惊人和庞大的数字了。

有人道:“最近这一两个月压力不大,大家都在收粮,等过了年,会有不少勋贵亲藩开始大量放粮,趁着高价出手,如果和记那时候顶不住,那就亏大了。”

史从斌道:“放心罢,明春粮价不会回落,只会涨,谁敢放,谁亏死。”

众人一想,和记除了经商的手段,还有流民和军队两把杀手锏可用,虽不能全然放心,但也几乎是可以稳赚不赔了。

“既然这般,就这样做吧。”史从质眼中精光闪烁,看似有些犹豫,但决心已经下定,只是最后他有些痛苦的道:“就是这样做的话,河南山东的百姓要受罪了,咱们史家名声都会受损的。”

“天下人皆如此,能怪哪一家?”史从斌咬牙道:“要怪也只能怪朝廷和官府,这笔帐,大伙只会算在当今天子头上。”

史从质森然道:“这话也就在这里能说,出了门,谁敢说半个字就不是史家子弟。”

“我等自是省得。”

众人面色苍白,已经是完全明白了和记的用意。

不管是太监还是勋贵,或是文武官员,或是亲藩和史家这样的士绅豪商,大伙儿收粮囤积买卖都谈不上损阴德,史家照样还会有粥棚施粥,给那些要快饿死的人免费的吃食,很多士绅家族都会开粥棚,快饿死的人上门来讨口吃的,不管怎样都不能把人再空着肚子往外推。

这是仁心,不管真假,做个样子也得做,不然大伙儿得戳脊梁骨,家门口也就立不起仁善积庆人家的牌坊。

但在商言商,拿真金白银出来买粮,囤积到高价出售,谁都挑不出这事的毛病来。

真要饿死的人,不甘心就造反,没办法也可以逃荒,但整个北方大乱,饥民遍野,这到底是谁的错?

为什么万历皇帝在时也是连年灾害,却不曾到如此地步?

为什么天启皇帝在时,大伙儿日子还过的下去?

当今皇帝,到底是嘴上没毛的小孩子,天下大乱,祸国殃民,就是他要铲除和记,祸害了整个北方商业,车马不通,物价上涨,乱象皆是自皇帝下令攻打新平堡时起。

张瀚到底是养望养成了。

现在已经无人质疑张瀚,或是抨击他有野心异志了。有那么强大的实力,理应有异志,没有异志反而怪了!

张瀚的经历,格局,家族背景,展起步的经历,各方面都俨然成了传奇。甚至有很多人感觉上张瀚是当今天子上一辈的人,天子太嫩,张瀚已经成名多年,养望已成,诛心来说,很多人感觉能力上张瀚远在大明天子之上,只是天子现在还是在中枢正朔的位子上,张瀚差点被围剿杀死,人们都知道此人已经有了向大明动手的大义名份,对和记暂时的隐忍,反而是有人相当的失望。

和记如今有了动作,反而令人振作,虽然并不是大军南下,可是有识之士心里都清楚的很,眼下这事,完全能够要了大明一半的命。

“就怕银子……”史从质最后又念叨了一句,不过他接着又摇了摇头,不管怎样和记是怎么起家的,那位大人是以行商起家,累积起千万以上的身家,自己这一点小计较,怎么和人家比?就是家族里的老三,以前是没出息的子弟才去经商,现在俨然已经成了家族里的主心骨,这一次事情过后,老三的身份定然会水涨船高,不少家族中的机灵鬼会依附到老三身侧,不过史从质也并不担心,老三并意于家族之事,他的族长地位不会受到威胁。

“大兄,”众人散去之时,史从斌对史从质拱手道:“侄儿那里我才留了五十两,他还跑会馆住了,赶紧叫他回我的宅邸去住,再想办法带几百两银子给他,京师未来几个月会相当困难,别叫侄儿在那边受苦了。”

“吃点苦头也好。”史从质爽郎一笑,说道:“咱们这里跟着和记走,他回来了凭白多事,生出多少口舌来。”

“宪之也是,和他三叔闹什么生份。”

“他们东林党是不是与和记过不去?”

一个族兄弟面色一变,突然抛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张瀚养望已成,但主要还是在北方士大夫群体,特别是山陕河北根基最牢固,在河南和山东,主要还是利益牵扯勾连,真正的关系深厚还得是山西陕西等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