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读小说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387章 李贤的创举

第387章 李贤的创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陶谦掌权的时候,臧霸听调不听宣,有很大的自主权,然而,自始至终他都缺乏安全感,等到曹军破城而入,连屠数城之后,这种危机感无限放大。【风雨首发】

徐州如此,如同小儿暴富,总会引得无数人窥视。

开阳军虽有万余军力,然而臧霸却也明白,他的声望不足以使其成为州牧,割据一方。与其冒冒失失成为出头鸟,倒不如投靠一方军阀,谋求晋身之资。

徐州易主之后,相对于老迈的陶谦,李贤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年富力强、富有进取心、麾下兵强马壮,这等粗壮的大腿一旦错过了,只怕会抱憾终身。

事实证明,臧霸选择李贤是正确的。

李贤树敌虽多,袁术、袁绍、曹操都与其有仇,然而,无论外敌如何滋扰,青州、徐州依旧稳如泰山,李贤也活的有滋有味。

反倒是与李贤作对的各路人马一败再败,难道李贤真是上天庇佑之人?

臧霸从不信命,他只相信拳头。

连番大胜,李贤证明了自己的拳头够硬,所以,素来信奉强者为王的臧霸便彻底服贴了。

李贤进入郡府之后,第一时间接见了臧霸、徐庶、陈登、糜芳、糜竺几人。

寒暄几句过后,李贤将陈宫引荐给麾下几位得力干将。

东郡陈宫,此人来头极大,他之前不是在吕布帐下吗?怎么到了徐州?

心中虽然疑问,可既然李贤做了决定,众人不便多问,当下便一一施礼见过了。

除了留住青州的几员大将之外,李贤的嫡系人马全在这里了。

等到几人相互熟悉之后,李贤笑道:“江东战乱不休,我打算出征九江,一举平定乱事,诸位有什么想法?”

臧霸咧着嘴角,主动请缨:“使君出征,某愿做先锋!”

李贤微微颌首:“好,便依你之言,开阳军为大军先锋”。

臧霸大喜过望,他单膝着地,道:“末将多谢使君恩典”。

李贤瞪着眼,嘴里道:“此番出征干系重大,臧霸,你可知晓?”

“末将知晓,使君宽心,纵使粉身碎骨,末将也定为使君排忧解难”

“我可不要你粉身碎骨,我要你旗开得胜”

“喏!”臧霸战意高昂,归顺李贤之后,他寸功未立,反之,同为降将的于禁、李典却大出风头。

如今,终于有了机会,臧霸决心全力以赴。

相对于意气风发的臧霸,第一次参与议事的陈宫显得很是沉默。

徐庶、陈登颇有名望,早已经为李贤立下了汗马功劳,初来乍到的陈宫不想给人留下锋芒毕露的感觉。

其实,尚在都昌城之际,陈宫便向李贤建言:开阳军锐气正盛,可以一用。

臧霸自告奋勇,倒也省了李贤一番口舌。

陈宫闭口不言,陈登却有心表现:“使君,九江湿热,大军出征须得多备药物、雨具,如此方能有备无患”。

李贤沉吟一番,道:“元龙所言极是,大军南下,最怕水土不服,多备些避暑、驱邪的药物总归是极好的”。

得了赞许,陈登精神一振,他迎着李贤的目光,嘴里道:“敢问使君,此番南下,不知动用几部人马?”

“徐盛的神策军、臧霸的开阳军两部人马合计一万六千人”

“神策军麾下兵士多为青州子弟,他们久居北方,只怕不喜江东气候呀”

“嗯,倒也不妨事,医工营毕竟不是吃素的”

陈登微微一笑,再不多言。

徐庶位居左首第一,这座次充分展现出他在李贤心中的地位。

大军出征九江,事关重大,徐庶自然要表达一番看法:“九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三方人马谁也奈何不得谁,使君若是前去,只要小心应对,自然可以一战定乾坤,不过,我听说荆州刘表蠢蠢欲动,使君不得不防呀”。

李贤笑道:“不妨事,刘表在荆州鞭长莫及,他若想进取庐江,首先得过了孙策这一关”。

刘表与孙策之间的恩怨,众人皆知。

刘表麾下大将黄祖使人射杀了孙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眼下孙策之所以隐而未发,只不过是尚未腾出手来罢了。

袁术麾下地盘甚广,有九江郡、广陵郡、庐江郡、丹阳郡、以及吴郡,李贤这一次胃口极大,他想虎口夺食,吞并九江、广陵、丹阳、吴郡,肉到了嘴巴,孙策一定不会拱手相让,那时候,刘表就成为李贤可以借力的对象了。

占据荆州多年,刘表麾下兵强马壮,一旦荆州军顺流而下,孙策便会面临艰难的选择:死守地盘,寸土不让,进而与荆州军拼个你死我活?还是说交好李贤,让出郡县,双方共击刘表?

李贤相信,孙策不是不知变通之辈,只要刘表能够给其带来足够的压力,孙策一定会妥协。

区区一个九江郡自然不值得李贤大动干戈,可若是加上其余三郡,那李贤这一遭便走的很有意义。

徐庶智计无双,之前提出刘表只是为了让李贤多加小心,眼下,既然李贤早有防备,他便放宽了心,道:“孙氏在江东颇有声望,使君南下,须得小心应对才是”。

“元直不必担心,谅那孙策也不敢欺瞒与我!”

李贤自信满满,糜芳却不甚乐观:“使君从来没去过南方,只怕不晓得南方行路之难,仲夏时节,天气炎热多雨,道路泥泞,不利大军出行呀”。

李贤微微一笑:“走水路如何?”

水路?众人面面相觑。

自古以来,大军出征都是在陆上分胜负,骑军、步卒是战场上的主力,昔日,秦始皇为了控制郡县,修建了宽阔的驰道,为的就是能够便捷的投送兵力。

如今,李贤要走水路,这是什么意思?

陈宫初至徐州,还没见识过糜氏庞大的船队,可徐庶、陈登却早有耳闻。

李贤所言虽然震撼,然而,刹那之后,几人便纷纷反应过来,青州与辽东贸易多次,徐盛的神策军便有过乘船经历。

难道说,此番进取江东,李贤打算行船南下?

看来,水路运兵一事李贤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挑选神策军!

缓过神来,糜竺最为欣喜:“使君的意思是用大船运兵?”

李贤笑道:“不错,江东道路泥泞,谁也想不到我会反其道行之,不走陆路偏走水路,等到我大军抵达,便可以起到出其不意地效果”。

陈宫默然不语,对不理解的事务,他从不妄下决断。

徐庶等人却赞不绝口:“使君奇思妙想,我等佩服”。

三国时代,孙吴政权是水上运兵的先驱者,为了统治夷州,孙权令水军大将卫温统领万余兵马渡海南下,在此之前,历史上从未有水路大规模投送兵力的战例。

只要李贤大功告成,他将成为水路投送大军的先驱者。

无论在什么时候,创新都是令人钦佩的,然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创新意味着莽撞,一旦失败,必定会沦为他人笑柄。。

如果不是李贤已经有过成功的例子(神策军奔赴辽东),如果不是李贤从未败绩的光辉过往,徐庶等人一定会劝李贤三思而后行。

不过,此时此地,众人却没有太多反对的意思。

李贤既然敢作出大军水运的决定,必定有了充分的准备。

与其劝阻李贤收回决定,倒不如仔细思量,完善其中可能的疏漏之处。

于是,在陈宫惊讶的目光中,徐庶等人纷纷建言,查缺补漏,李贤非但没有恼怒之意,反而习以为常。

虚怀若谷!不知不觉间,陈宫对李贤的评价又高了一个层次。

个人之力总归是有限的,作为一方霸主,能否虚心纳谏是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

楚汉争霸,刘邦之所以笑到最后,就是因为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反观项羽,刚愎自用,得了个“竖子不足与谋”的评价,最终自刎而亡。

前车之鉴不远,可总是有后来者不知进退。

兖州吕布空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所做作为却与项羽很是雷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