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读小说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534章 新的发明

第534章 新的发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杀我同道兄弟!张饶、卞喜、管亥都有不小的名气,可到头来都败在李贤手下,李贤能有今日,都是建立在我黄巾兄弟的累累白骨上”

“李贼可恨,若有可能,我一定要将他扒皮抽筋”

“那是后话,当务之急是等到孙策的回信”

“孙策不是与李贤相交莫逆吗?孙策敢收留我们?”

“正因为孙策与李贤关系颇佳,我们才能投奔孙策,否则的话,就算我们到了天涯海角,也逃不掉李贤的追杀”

“这是为何?”

“李贤麾下兵多将广,又有当今天子做幌子,他缺少的正是一个由头,而我们是贼,官军拿贼天经地义,无论我们到了哪里,只要李贤冠之以捉贼的名义穷追不舍,谁也无法指责他”

“你的意思是说,这汝南已经是李贤的了?”

“曹操已经知难而退,汝南是李贤的囊中之物”

何曼吸了口冷气,他啐了口,道:“依我看,李贤这家伙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

黄邵锊着胡须,嘴里道:“我只问一点,如果孙策不收留我们,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只能退而求其次,投奔刘表了”

“为何不是曹操?”

“曹军已然退却,我们若想投靠,颇有些舍近求远之意”

“刘表会收留我们吗?”

“锦帆贼甘宁在襄阳闹得不可开交,可最后,李贤还不是将其收入麾下?依我看来,只要是能给李贤添堵的事情,刘表一定回去做”

“听起来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我们再等等吧”

“好!”

一行人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孙策的使者。

听闻江东愿意收留,黄邵等人都觉得大喜过望。

黄巾虽好,可是,天下皆敌,再想席卷天下,改朝换代已经不可能了。

与其墨守成规,倒不如早些用手中的资本牟取晋身之资。

双方各取所需,可谓一拍即合。

消息传到徐州军中,胡庸勃然大怒:“什么?孙策接受了刘辟他们?”

江东使者屹然不惧:“不错,刘辟几人已经决定归顺江东,我家使君已经同意了”。

“该死,我们拼死拼活在汝南厮杀,倒让孙策捡了个便宜”

江东使者置若罔闻。

周仓出身尴尬,不好多言,可是徐盛不同了。

此次出行,李贤有言在先,要以徐盛为主。

眼下,胡庸情绪暴躁,徐盛当即宽慰道:“胡庸,你且稍安勿躁,只要我们夺了汝南,那便有功,具体事宜,应有李使君决断”。

胡庸深吸几口气,道:“也罢,哼,江东坐收渔翁之利,倒是打的好算盘”。

于情于理,江东确实有些理亏,使者听罢并不多言。

从汝南到下邳,飞鸽传书也需要两日的功夫。

初夏时节,正是农闲的时候。

李贤出城闲逛,冷不丁冒出一个念头:搞出曲辕犁!

穿越前,李贤可是历史专业的爱好者,他记得很清楚,以曲辕犁为代表的农具技术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时的生产力。

现在,汉时的木犁李贤已经见识到了,着实简陋的很。

与其说是犁耙,倒不如说是巨大的榔头。

这种简陋的木犁耗时耗力,远远不如曲辕犁。

乡下人有乡下人的好处,穿越前,李贤家住农村,成年后也曾见过完整的木犁,相对比唐时的曲辕犁,后世的木犁只不过把犁铲的材料从铁制换成了钢制的罢了。

从整体造型上讲,两者并没有太悬殊的变动。

也就是说,曲辕犁的制造工艺先进无比,即便过了一千多年,依旧沿用!

想到做到,李贤灵光乍现,急忙运笔如飞,将曲辕犁的造型画了出来。

唤来几名匠工营中的匠工,李贤取出图纸拿给他们看。

几名木匠看得啧啧称奇,这时候民间用的木犁是一种长直辕犁,耕牛在回头转弯的时候不够灵活,费时费力,可要是把辕犁制成这副模样,真的就能省力了吗?

李贤没有太多废话:“你们几日的功夫可以做出曲辕犁?”

木匠相互对视一眼,他们面对位高权重的州牧不敢搪塞,稍一迟疑便道:“就地取材的话,一日足矣!”

李贤露出赞许之意:“好,做出曲辕犁之后到村中寻一头耕牛试一试效果,有什么想法的话都可以再行改进。”

几名匠工都是心潮澎湃,如果这种曲辕犁真的利民生产,那日后朝廷赏赐起来也定然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这时一位匠工忍不住低声赞道:“使君真是聪慧,不但精于兵事,竟然对农事也有研究。”

另外一人喝斥道:“废话,你莫忘了,水车也是使君想出来的!”

众人恍然大悟,数年来,青州、徐州的水车改造了无数良田,多少百姓因此获得了丰收。

有的乡民家中甚至为李贤烧香祈福。

中国的匠工从来不缺乏创意,也从来不缺乏努力,唯一欠缺的兴许就是动力。

李贤将曲辕犁的图纸交给工匠的时候,他特意提点过,只要日落之前造出木犁,他会重重有赏。

如今动力也有了,匠工们按图索骥,只耗费了一个时辰就造出了木犁。

不过想到李贤的叮嘱,一个年轻的木匠忍不住嘀咕道:“我咋感觉这木犁的犁头应该改的小些?”

另外几名年长些的木匠顿时喝斥道:“三儿,使君给了我们图纸,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出来就是有功无过,难不成你还真把使君的客套当旨令了呀。”

被唤作三儿的木匠不敢作声,身旁的几位都是匠工营有数的匠工前辈,说是他的师傅也不为过,被他们喝斥,三儿只能耷拉着脑袋,不吭声。

几个中年木匠商议一番,决定借着村落里的耕牛试验一下。

反正日头还早的很,要是木犁真的好用,到了使君那里也好交差呀。

长辈们兴高采烈地走了,匠棚里的三儿却没有跟着出去,他专注地盯着图纸上的木犁,嘴里喃喃作声:“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家的犁头太大,拉起来吃力的很,要是再改一改,只要再改一下兴许就好多了。”

说罢,三儿好像魔症了一般,他环顾四周,裁切好的木料正整整齐齐在码放在一旁。

刚才那番观摩,让三儿对木犁的制作了新的认识,此番虽是一人动手,可速度不曾慢上半分。

等到外出试验木犁的匠工回来,三儿已经独自造出了一柄木犁。

李贤毕竟不是设计大师,他也不可能记住木犁的每一个细节,因而,他绘制给匠工的图纸只是隐约地绘出了木犁的轮廓,以及各个部件的作用。

至于具体部件的形状却是全凭匠工发挥了。

三儿的木犁就是在李贤图纸基础上进行略微改动的,比起原版,他这把木犁不但轻巧了些,而且还可以加装把手,改成由人力拉动的木犁。

耕牛在村落中都是稀缺品,一个几百户的人家,往往连十头牛都没有。

这个时候,人力拉犁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见了三儿的木犁,几个匠工的脸色都变了,他们没想到陈三竟然独自一人造出了木犁,这让他们几个长辈情何以堪?

不过身为长辈,提携后进的这点气度还是要有了。

几个匠工对视一眼,没好气地对惴惴不安的陈三喝道:“还愣着干嘛?天色不早了,把你的木犁一并拿给使君看看,让他瞧瞧哪里还需要改动!”

陈三大喜,他连连颌首,道:“好,几位叔伯好生歇着,这两把木犁我来扛,我来扛。”

几个木匠不置可否,如果不是陈三往日里知情知趣,行事乖巧,今日里他们几人说什么也不会让陈三同行。

刚才木犁套着耕牛已经在田地了试验了一番,比起之前的直犁,如今的曲辕犁翻的土更深,同样的气力,耕出不同的深度,这就是极大的革新了。

陈三的改动看在匠工眼里,虽说有几分生涩之处,可比起之前那柄,看上去好像完善了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